畢節市花季旅游與鮮花產業攜手並進
杜鵑花引領“美麗經濟”闖新路

春有約,花不誤。4月7日,畢節清明假期旅游數據出爐,百裡杜鵑景區接待游客逾16萬人次,迎來今年第一波游客高峰。
每當杜鵑花盛開,畢節就進入旅游旺季。今年,百裡杜鵑依托景區提質升級、“非遺進景區”等系列活動和優質服務,上榜美團旅行2025年清明十大縣域熱門景區,也讓游客全方位感受了畢節“美麗經濟”的活力。
工人在管護苗木。
和往年單純旅游綜合收入不同的是,今年畢節的“美麗經濟”加入了“新成員”——杜鵑花產業,讓畢節今年的春天與眾不同:除了摩肩接踵的游客,還有繁忙的杜鵑花生產銷售場景。
“隨著百裡杜鵑進入旅游旺季,杜鵑花也迎來了銷售‘黃金期’。”4月6日,位於七星關區岔河鎮大寨社區的畢節禹垚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智能玻璃溫室大棚裡,董事長宋敏一邊接聽客戶電話,一邊指揮工人將杜鵑花打包發貨。
工人在搬運杜鵑花。
這家2024年底才開始涉足杜鵑花產業的企業,短短幾個月就在鮮花市場風生水起:春節過后到清明節,公司已經銷售300多萬元的杜鵑花。
走進百裡杜鵑匯境花卉科技園,五彩繽紛的杜鵑花爭奇斗艷,工人正忙著打枝、澆水、搬運、裝車、配送,一片忙碌景象。“我們已成功培育高山杜鵑20余種,年產成品花6萬余盆。”匯境花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譚川江說,公司立足打造杜鵑花全產業鏈條,提升百裡杜鵑的生態“顏值”和“產值”。
工人在管護杜鵑花。
“我種了20多年的花,終於在畢節迎來了盛花期!”在這個清明節,同樣為杜鵑花生產銷售而忙碌的,還有貴州雲上杜鵑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紅梅。她在織金縣三甲街道創辦的杜鵑花產業園,經過四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高山杜鵑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
“百裡杜鵑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是杜鵑花產業欣欣向榮的前提和保障。”作為一名旅歐園藝專家,劉紅梅對高山杜鵑生產布局和應用測試的足跡遍布全國,最終選擇了擁有120多平方公裡野生高山杜鵑的畢節。
杜鵑花。
以旅游創品牌,以實業闖市場。被譽為“地球彩帶”的百裡杜鵑,是畢節一張靚麗的旅游名片。近年來,隨著以杜鵑花為主的花卉產業的崛起,畢節“美麗經濟”的內涵更加豐富,留在游客記憶中的漫山繁花,與能帶走的鮮花商品互促共榮,催生消費新藍海。
最美人間四月天,一花引領百花艷。今年的畢節,花季旅游才拉開序幕,鮮花產業也還處於起步階段,但二者的攜手並進、同頻共振,卻走出了一條把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圖/文 韓賢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