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開陽:推動茶旅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2025年04月07日15:41 |
小字號

四月初,隨著氣溫逐漸上升,走進位於開陽縣南龍鄉田坎村的藍芝茶園,放眼望去,滿目青翠。連綿起伏的茶山上,一排排茶樹整齊排列,嫩綠的新芽擠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

開陽縣南龍鄉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奇幻瑰麗的喀斯特地貌、古朴神秘的少數民族村寨、波瀾壯闊的自然山水,大力發展茶產業,加速推動生態與產業深度融合,每年吸引著大量游客紛至沓來,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這是開陽縣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的一個縮影。

藍芝茶葉 張海鬆

藍芝茶葉。張海鬆攝

近年來,開陽縣立足資源優勢,探索“茶業+旅游業+文化體驗”的生態觀光茶園新模式,不斷完善“吃喝玩樂游購娛”一條龍服務體系,讓茶山更綠、茶園增效、茶農增收,繪就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收”願景,為開陽發展添活力、展魅力。

聚焦茶文化發展,彰顯品牌效應

深挖“貢茶文化”,以文化賦魂提升茶品位,打造“十佳茶旅一體化”“最美茶庄園(民宿、酒店)”“茶+營地”等茶旅融合模式,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茶文化融入旅居民宿。雲山茶海旅游度假中心將茶文化的理念融入鄉村民宿的空間設計中,讓游客體驗回歸自然以及感受傳統文化特色。同時,雲山茶海打造以“茶園、雲海、夕陽、日出、星空”等自然景觀為主題的帳篷露營基地,目前一期共建成30頂帳篷,單間、標間、輕奢等不同標准的房型,游客可在茶園中享受到露營、品茶、農事體驗、休閑娛樂、燒烤、篝火、露天影院、團建、露天KTV等多重體驗,讓游客更宜居。

圖為:雲山茶海民宿

雲山茶海民宿。

茶品牌注入發展活力。豐富宣傳載體,加大富硒茶的宣傳力度,持續擦亮“開陽富硒茶”品牌,提高開陽茶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開陽富硒茶”獲得2024年中國好綠茶推薦區域公共品牌。同時,加大茶葉加工、田間管理、茶葉銷售和審評等方面茶葉技術相關培訓力度。2024年,開陽縣茶園綠色生產示范建設項目面積5500畝,示范帶動標准化茶園面積5萬畝以上,提升茶葉管護水平,提高茶葉下樹率。

融入茶旅體驗,激發產業活力

“來來來,你們靠攏一點,把茶簍舉起來,我給你們拍照。”來自貴陽的游客余曉宇每逢茶葉採摘時,便會攜友邀朋來到禾豐鄉雲山茶海採茶觀光旅游。近日,開陽縣以茶園觀光、茶葉採摘體驗等形式。推動茶旅融合,形成主題性、系統性和極致性的旅游體驗。

茶園休閑度假。依托茶園優美生態,開發特色民宿集群,民宿的設計與建造融入茶元素,從外觀的木質結構、青瓦坡面,到室內的茶主題裝飾畫。雲山茶海基於茶旅一體,發展成一個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齊全的休閑農業旅游景點。推動當地茶旅一體鄉村旅游產業及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

雲山茶海露營基地。

雲山茶海露營基地。

茶旅研學活動。開陽南貢河富硒茶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與學校、教育機構合作,開展春茶研學之旅。青年學生走進茶園,學習辨別茶樹品種,親手採摘鮮葉,在制茶師傅指導下炒制茶葉,最后將自己制作的茶葉封裝帶走,收獲知識與勞動成果,讓茶旅成為生動的戶外課堂。

茶賽技能提升。堅持以茶為媒,以賽競技,以賽提能,開陽縣開展“開陽富硒茶”杯技能大賽活動。大賽共設置雙手採茶賽、手工制茶賽、春季斗茶賽三個板塊,展示茶產業最新成果與前沿趨勢。同時,配套開展民俗歌舞表演、特色茶美食展銷,打造一場集商貿、文化、旅游於一體的盛會。拓寬開陽茶葉銷售渠道,提高茶葉附加值。

產業協同聯動,茶旅融合升級

開陽縣以茶為媒、以文為魂、以旅為橋,探索茶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漫步茶山棧道,欣賞層巒疊翠的茶園風光,感受“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的生態之美。持續擦亮“雲山茶海”“藍芝茶葉”“南貢河”品牌,大力發展茶旅一體化的生態旅游。

延伸茶旅產業鏈條。茶企推出旅游紀念茶禮、便攜茶飲品,滿足游客即時消費需求。同時,旅游企業將茶園納入旅游線路,與周邊景區串聯,設計“茶文化康養游”精品線路。開陽縣的雲山茶海推出2日游線路,游客既能飽覽自然風光,又能深入體驗貴州茶文化,實現旅游資源的高效整合利用。

圖為:雲山茶海旅游度假中心。

雲山茶海旅游度假中心。

完善茶旅基礎設施。政府統籌規劃,加大茶旅基礎設施投入。改善茶園周邊道路條件,建設停車場、旅游廁所等公共設施﹔完善標識系統,在通往茶園的道路沿線設置清晰指引牌、茶文化科普標識﹔加強茶園信息化建設,實現景區Wi-Fi全覆蓋,方便游客獲取茶園資訊、預訂服務,提升茶旅體驗的便捷性與舒適度。

區域協同發展,拓寬增收渠道

眼下的雲山茶海新芽迎春俏立,盡顯滿園春色。坐落在茶海之中的民宿近可賞茶海聞茶香,遠可觀鄉野山水,別有一番詩情畫意的美景。

開陽縣在找准富硒茶品質差異、品種特色上下功夫,持續發力抓實茶葉生產、茶旅融合,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協同聯動發展。調整優化茶產業結構,抓實綠茶為主的“茶園子”建設。各鄉(鎮、街道)打破地域界限,協同作戰。以南龍、禾豐、龍崗等茶產區為依托,推動區域性富硒茶高質量發展。同時,聯合開展品牌營銷推廣,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茶旅有機融合。加快推進雲山茶海、藍芝茶庄、南貢河茶園等產業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持續做優茶品質、做強茶品牌、拓展茶市場、分享茶紅利,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面積做成產量,把產量做成產值,把產值做成效益,推動開陽縣的茶產業與旅游業有機融合發展。(圖/文 楊剛)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