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思南: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思南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圍繞“抓產業、抓項目、抓招商”三大重點,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風能資源,大力推進風力發電新能源項目建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大壩場風力發電機組。張國民攝
在思南縣大壩場一期80兆瓦風電項目建設現場,已經完成安裝的13台風力發電機組高高聳立,工人們正在開展風機設備帶電調試、尾工消缺等工作。項目投產后,可滿足44萬人全年生活用電需求。保障電力安全供應的同時,還能有效改善當地的能源結構。
大壩場風力發電機組。張國民攝
“我們一期目前安裝的有5.6和6.7兆瓦的兩種風電機組,全年的上網電量大概在1.74億度。”大唐貴州發電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生產黨支部書記、生產環保部副主任、思南大壩場一期風電項目經理鄧宏介紹,風電機組都建在海拔1200米至1300米的山脊上,這裡平均風速可達5.1米每秒。單台風機滿負荷運行1小時可發電約5600度,平均每轉一圈可發電約10度。
大壩場風力發電機組。張國民攝
大壩場風電項目分兩期實施,共有風力發電機組21台。該項目的建設是思南縣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領域,對優化改善思南縣能源結構、實現“雙碳”目標、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具有重要意義。開工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克服了復雜施工境況,搶抓高海拔作業窗口期,如期實現一期13台風電機組調試並網發電,二期也在加緊推進中。
“一期目前完成了5台風機的調試工作,剩余8台的調試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二期工程建設在陸續開展前期的一些征地手續辦理工作,二期的裝機是5萬千瓦,安裝的是8台6.25的風電機組,兩期項目的年總發電量大概在2.7至2.8億度上網電量。”鄧宏說。
大壩場風力發電機組。張國民攝
據了解,思南縣大壩場風電項目所有機位都採用了新型大容量風力發電機組,單機最大功率為6.7兆瓦,葉輪組裝后掃風直徑達204米,是目前銅仁市最大的風電機組。全容量投產后,每年可節約標准煤約8.6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82萬噸、二氧化硫1000噸、氮氧化物1500噸,可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為實現節能降耗、低碳減排目標貢獻重要力量。
大壩場風力發電機。張國民攝
“為了滿足風電新能源大規模開發需求,保障風電新能源外送,大壩場風電場項目還將新建一座110kV升壓站和一條約30公裡的110kV架空線路,並網接入塘頭110kV變電站,初步測算年銷售電量收入約6000萬元人民幣,可實現年稅收800萬元人民幣以上。”鄧宏說,思南大壩場風電場投產后,將有效推動綠色能源與綠色制造融合發展,進一步提高綠色能源的消費比重,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雙贏”。(陳敏、張國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