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沙土鎮初級中學:赴烏江指揮所舊址 厚植愛國情懷

2025年03月28日10:38 |
小字號

在華夏大地的歷史長河中,紅色文化宛如一座不朽的豐碑,承載著無數革命先輩的熱血與理想,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為積極響應國家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的號召,3月12日,沙土鎮初級中學七年級全體學生,在副校長王遠志、年級部領導及班主任老師的悉心帶領下,踏上了一段意義非凡的紅色之旅,分批前往中央紅軍南渡烏江指揮所舊址,接受愛國主義精神的洗禮。

清晨,陽光輕柔地洒在校園,同學們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與期待,在校園內整齊列隊。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好奇與崇敬,仿佛已經穿越時空,與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悄然接軌。在老師們的組織下,同學們有序登車,向著心中的紅色聖地進發。一路上,微風輕輕拂過車窗,車內滿是同學們熱烈的討論聲,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即將開啟的參觀學習滿懷憧憬、興奮不已。

抵達中央紅軍南渡烏江指揮所舊址時,庄重肅穆的氛圍扑面而來。舊址的建筑古朴而厚重,一磚一瓦都似乎在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沙土鎮史志辦負責人雷光旭和講解員羅德艷早已等候在此,他們將為同學們揭開那段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

走進舊址,仿佛踏入了歷史的隧道。雷光旭負責人以其深厚的歷史知識儲備,為同學們詳細闡述了中央紅軍南渡烏江的宏大歷史背景。那是一個國家命運懸於一線、民族前途風雨飄搖的艱難時刻,紅軍肩負著解放全中國的偉大使命,在槍林彈雨中艱難前行。南渡烏江,成為了紅軍戰略轉移中的關鍵一步,它不僅關系到紅軍的生死存亡,更對中國革命的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隨后,講解員羅德艷聲情並茂地講述起“假傳電令渡烏江”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她的講述繪聲繪色,同學們聽得全神貫注,仿佛置身於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當聽到紅軍戰士們在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局時,憑借著沉著冷靜的智慧、勇往直前的勇氣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成功突破烏江天險時,同學們的眼中閃爍著敬佩與感動的光芒。他們深刻體會到,正是這些革命先輩們的無私奉獻和英勇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

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還仔細觀看了舊址內陳列的一幅幅珍貴圖片、一件件歷史文物。這些展品雖歷經歲月的洗禮,但依然散發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們是歷史的見証者,默默訴說著紅軍戰士們的艱辛與奮斗。同學們不時駐足凝視,相互交流著內心的感受,從這些展品中汲取著無盡的精神力量。

活動結束后,七(2)班的王宇涵同學感慨萬千:“這次參觀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家鄉紅色文化的大門。我從未如此深刻地理解,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此來之不易。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輝煌,我們絕不能忘懷。”王宇涵同學的話語,道出了全體同學的心聲。這次參觀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增長了歷史知識,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顆熱愛祖國、珍惜和平的種子。

此次參觀活動,是沙土鎮初級中學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副校長王遠志表示:“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通過這樣的實地參觀學習活動,能夠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感受革命歷史,領悟革命精神。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組織更多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前進的力量。我們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下,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擔當、有情懷的新時代好少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片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上,沙土鎮初級中學的同學們正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不斷前行。他們在紅色文化的滋養下茁壯成長,未來必將成為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的中堅力量。而中央紅軍南渡烏江指揮所舊址,也將繼續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傳播陣地,見証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在紅色精神的激勵下,勇敢追逐夢想,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不懈奮斗。(金沙縣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