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銅仁石阡:“一村一特”多面出彩賦能振興

2025年03月26日14:5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銅仁市石阡縣花橋鎮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按照“一村一特”、高質高效、富裕富足發展目標,科學調整農特產業結構,有序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做優做精“一村一特一品”,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強勁動能,努力實現農業穩產增效、農民穩步增收。

太秋杮——讓生活越來越“甜”

陽春時節,萬物復蘇,花橋鎮的田間地頭一派忙碌。在凱鎮村的太秋甜杮基地裡,幾名中年婦女正忙著給果樹深度鬆土、除草、施肥,以等待春雨的滋潤,讓其充分汲取養分茁壯成長。

農場主甘德發正忙著逐棵察看甜杮的長勢,是否受到倒春寒的傷害,認真察看有無病虫害,再次科學修剪部分枝條,確保果樹充分吸收光合的作用,為今年甜杮生產增產能、提品質、促增收下足“繡花功夫”。

甘德發正在自己的太秋甜杮基地裡修剪枝條。

甘德發正在自己的太秋甜杮基地裡修剪枝條。

王明慧是新橋社區的脫貧戶,60多歲的她,仍然積極加入到果園管護中,隻要有用工需求,她堅持每天務工創收。“我們上班8小時有90塊錢,上班9小時有100塊錢,上班期間老板還提供午餐。”

石阡縣德發家庭農場是集科學種植、高效管理、採摘體驗於一體的休閑農特產業。據甘德發介紹,他種植太秋甜杮110畝,現有投產果園60畝,半投產果園30畝,常年提供穩定就業崗位8個,年助農務工創收12萬元以上。去年,他的60畝投產果園產量3萬多斤,實現產值30余萬元。

淫羊藿——讓動能越來越“強”

筆者在坪坡村的淫羊藿種植基地看到,淫羊藿伴隨萌發的春意,已經長了十多厘米高,嫩綠的葉片在微微濕潤的空氣中煥發勃勃生機。

十多個來自基地周邊村組的中老年婦女,正三個一排、兩個一列地蹲在壟上,一顆一顆地除去苗株間的雜草。“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隻能到基地上來做些手上活,每天還能掙到100塊錢。”坪坡村團嶺組村民郭遠強說。

坪坡及周邊村的中老年婦女在淫羊藿基地除草。

坪坡村為盤活閑置土地和林下資源,將200畝林蔭地流轉給貴州大客家實業有限公司種植淫羊藿,成了帶動群眾穩定務工創收的重要載體。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基地提供穩定就業崗位30余個,務工人次達2200余人次,群眾務工創收22萬余元。生產淫羊藿3200多公斤,總產值達65萬余元。”淫羊藿基地負責人劉萬斗如是介紹。“去冬今春,又在坪坡村集中連片流轉土地620畝,繼續拓展淫羊藿種植產業鏈,為持續推進‘強村富民’注入強大動能。”

短平快——讓日子越來越“火”

春風吹拂過夕陽下的北坪壩區,數百畝油菜蕩起一層層金黃色的漣漪,散發出一陣陣扑鼻的芬芳。剛剛放學的孩子們,在春天的花海裡徜徉、奔跑、歡笑……

北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符寧雨介紹,該村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去年秋冬種植油菜1100畝。今年,該村採取“合作社+企業+大戶”的生產模式,在壩區集中連片種植辣椒500畝、高粱150畝等“短平快”特色產業,目前,種子、肥料、農藥已採購完畢,正緊張有序地進行土地翻犁。

北坪壩區去年豐收的高梁。

北坪壩區去年豐收的高粱。

北坪村標准化規模化發展特色產業,只是該鎮產業發展一個縮影。

“去年,全鎮採取“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企業+大戶+農戶”的生產模式,標准化規模化種植油菜9500畝,為繼續唱響“花橋菜油“特色品牌源源注入強大活力。”花橋鎮黨委書記何廷龍如是介紹。

據了解,今年全鎮17個村(社區)計劃種植辣椒2300畝、高粱400畝,積極搭建助農增收平台,不斷夯實村集體經濟基礎,持續賦能鄉村振興。(圖/文 譚文斌)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