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四微”服務陣地提升搬遷群眾幸福感

近年來,在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中,六盤水市立足群眾需求與社區現狀,創新打造“四微”服務陣地。通過政策傳遞的微課堂、互動交流的微陣地、貼心關懷的微服務和圓夢成真的微心願,有效提升了搬遷社區治理質效,減少了矛盾糾紛,增強了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讓搬遷社區成為溫馨和諧的幸福家園。
用活“微課堂”講好“大道理”,六盤水市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老黨員、道德模范等宣講主力軍力量,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身邊的光榮事跡、常用法律法規、居民公約等宣講課堂從室內搬到樹蔭下、廣場上、樓梯口、涼亭裡,通過面對面“嘮家常”的方式,用“身邊事”解讀“好政策”,用“小故事”闡明“大道理”,把“書面語”變成“家常話”,在閑談中將政策傳遞給搬遷群眾,讓居民願意聽、聽得懂、有收獲。今年以來,全市安置區開展“微黨課”280余場次,覆蓋搬遷群眾5680余人次。
建強“微陣地”服務“大民生”,為拓展居民協商議事平台,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六盤水市在搬遷社區內選擇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便於搬遷群眾到達的位置打造成議事廳、議事亭、議事室等陣地,推選產生居務監督委員會、衛生委員會、治保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成立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自發性社會組織,構建“居民議事”機制,制定議事協商目錄,把居民公約制定、低保申請評議等村級事務納入議事協商范疇,按照“有事議事、無事聯心”的原則,每月至少召開1次議事協商會,面對面傾聽民意。今年以來,全市安置區就高空拋物、車輛停放等問題開展居民議事210余場,解決“飛線”充電隱患、車輛亂停亂放、垃圾清運不及時等問題400余件。
做優“微服務”撬動“大治理”,推出“黨員服務卡”和“便民服務卡”,通過收集社情民意及群眾訴求,按照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志願“接單”“3步流程”辦理,改變被動接受服務的模式,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整合社區周邊學校、醫院、企業、機關等力量,組建志願服務隊,開展組團式、訂單式多樣化服務,滿足轄區群眾就業推薦、司法維權、助老幫殘等服務需求,讓“民生”跟著“民聲”走,真正實現群眾困難看得見、有人管。今年以來,累計收集整理解決搬遷群眾各類訴求200余件,服務搬遷群眾500余人次。
點亮“微心願”打造“大幸福”,每月初採取個別走訪、集中座談、設立心願收集箱、干群連心貼、“說事室”“說事院壩”等渠道收集群眾“微心願”,經過初步篩選,形成詳細的“微心願清單”。社區聯合“雙報到雙服務”單位、慈善組織、愛心企業、社會組織、黨員和志願者等,通過微信群、心願收集點等線上線下雙線並行的方式對照“微心願清單”認領“微心願”,明確牽頭辦理人員,實行一對一服務,幫助實現“微心願”,用實際行動幫助轄區困難群體圓夢,讓更多人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今年以來,累計完成“微心願”152個,覆蓋搬遷群眾610余人次,內容涵蓋生活幫扶、醫療保障、教育支持、文化活動等多個領域。(六盤水市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