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萬山:旅游“瓶頸”不“躺平” 多措並舉強根基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地處武陵山系,地勢起伏大,天氣變化頻繁,降雨、大霧等天氣較多。春季和冬季受到天氣、交通等因素影響,萬山景區旅游客單量受到制約。如何在“瓶頸期”找突破、強競爭?萬山各景區從資源、客源、服務入手,不斷豐富業態,打造特色項目,全方位提升旅游業服務水平。
在萬山區朱砂古鎮,貼合景區懷舊風格打造的智能化“城市主題書房”項目正在建設中,目前自助借還機等設備已經安置完畢,預計今年清明假期之前可以對外開放。
貴州萬山旅游“瓶頸”不“躺平” 多措並舉強根基。
該書屋針對人群主要是當地居民和入住的游客,在滿足大家閑暇時刻的文化需求和夜間文化生活的同時,營造景區的文化生活氛圍。
作為中國首個以山地工業文明為主題的4A級景區,朱砂古鎮在充分保護和利用汞礦遺址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各種旅游業態和特色旅游產品,不斷引入新場景,探索文旅產業融合新路徑。今年,景區重點在強化場景打造、NPC孵化利用等方面下功夫,將“茶女”、打鐵匠、郵遞員、補鞋匠等人物設定常態化,並在周末增加唱紅歌、篝火晚會等業態,增加游客的參與感和互動感。
萬山區朱砂古鎮景區負責人王芳忠說:“隨著游客消費回歸理性,游客需求多元化、更加注重性價比。景區在夯實主業的基礎上,圍繞特色化、性價比、必打卡等重點內容做好文章。今年我們與9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關系,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接待了210多個旅行團隊,共接待游客近一萬人。我們今年所接待的所有游客都來自廣西、廣東還有四川、重慶以及湖南。”
貴州萬山旅游“瓶頸”不“躺平” 多措並舉強根基。
結合往年旅游消費需求向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轉變趨勢,景區圍繞“康養游”、休閑游、研學游等重點,完善、新增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進一步鞏固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吸引力。
“今年,我們朱砂古鎮景區還將引進專業化的自媒體團體,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補足宣傳短板。同時把研學旅游做到更加深入,填補過去偏向性較重的旅游方式,把多元化、特色化的元素與本地特色元素相結合,與九豐農業、侗鄉風情園形成優勢互補。”朱砂古鎮景區負責人王芳忠介紹道。
貴州萬山旅游“瓶頸”不“躺平” 多措並舉強根基。
與朱砂古鎮相得益彰,萬山九豐農業博覽園也有“新動作”。 在萬山九豐農業博覽園花卉館,工作人員正在對農耕文化板塊進行規劃。今年,景區重點把研學創新、業務能力培訓等作為關鍵一環來抓,針對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進行精心設計,新增了農耕文化板塊,在原有花卉的基礎上,新增了中藥、多肉、戶外傳統農耕文化基地等六個場館。
萬山九豐農業博覽園總經理黃禮群介紹道:“目前我們把農耕板塊中的傳統農耕基地整理出來了,像我們后面的菜就是家長帶小朋友來種的,這塊的主要目的就是帶動學生自己動手種植。同時我們還要把手工編織、帳篷營地等新項目結合起來,增加學生的體驗感和趣味性。”
貴州萬山旅游“瓶頸”不“躺平” 多措並舉強根基。
今年,萬山九豐農業博覽園採用了“文化+研學+旅游”為一體的經營模式。通過整合現有資源,把研學板塊進行翻新建設,較之前實操性更強,實現從觀光旅游到實踐旅游的轉變。園區還與朱砂古鎮景區實現互聯,通過優化研學路線及新增項目,補齊短板,進一步開拓旅游新局面。
“我們九豐以前研學是沒有住宿的,這一塊我們就可以和朱砂古鎮形成互補,有效地填補了之前旅游路線和旅游內容的局限性。目前,我們已經接到來自湖南、黔東南,還有本地的研學團隊預訂,大概有十幾家,人數估計可達到兩萬多人。”萬山九豐農業博覽園總經理黃禮群介紹道。
貴州萬山旅游“瓶頸”不“躺平” 多措並舉強根基。
萬山從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新增旅游項目體驗、優化旅游服務等方面發力,充分利用貴州支線航線豐富的優勢,依托“一樞紐十支線”機場布局和“干支聯動·支支串飛”,串聯起景區與景區之間的聯動,同時根據游客需求,提供接駁、特色餐飲、品質住宿等定制化服務,讓文旅產業進一步“火起來”“熱起來”。
萬山區文體廣電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陳偉說:“萬山區將工業遺產與旅游相結合,以朱砂古鎮旅游景區為依托,積極開發工業、研學等旅游項目。同時,把朱砂工藝品、汞礦文化等打造成萬山文旅獨有的lP,完善‘吃住行游購娛’配套。截至2月,全區接待游客87.68萬人次,同比增長9.03%,旅游綜合總收入8.83億元,同比增長1.96%。”(圖/文 劉曉雪、潘妍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