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管理學院實踐團隊走進習水縣石門村開展調研

近日,貴州大學管理學院紅之雁社會實踐團隊走進習水縣石門村,實地調研鄉村CEO制度推行成效,並與當地鄉村CEO趙應武展開交流,共同探討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與發展路徑。
紅之雁團隊與鄉村CEO趙應武在種植園區。貴州大學管理學院供圖
在石門村產業園區內,紅之雁團隊看到辣椒育種基地、果蔬種植區等現代農業設施有序運轉,一片生機盎然。趙應武介紹,自石門村試點鄉村CEO制度以來,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引入科學種植技術,累計帶動就業2萬余人,村集體收入增長超40%,辣椒產業已成為當地特色品牌。未來,園區還將推進“三產融合”戰略:一產夯實農業根基,擴大辣椒、果蔬種植規模﹔二產延伸產業鏈,規劃建設辣椒醬、預制菜等深加工廠﹔三產拓展電商銷售與物流服務,並計劃依托紅色文化資源開發鄉村旅游,形成“農業+文旅”的立體發展模式。
交流中,趙應武坦言鄉村CEO機制仍面臨挑戰:“專業人才短缺、資金流動性不足是當前瓶頸。”為此,石門村正探索與高校合作培養本土人才,並嘗試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產業投資。此外,村民對土地流轉的顧慮也需要更細致地溝通。紅之雁團隊建議,可通過建立“利益共享”機制,讓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紅,增強發展凝聚力。
紅之雁團隊與村民進行訪談。貴州大學管理學院供圖
調研團隊還走訪了多位村民。“以前種地靠天吃飯,現在村裡統一規劃,技術有人教,銷路有保障,收入穩了,心也定了。”不少村民提到,鄉村CEO制度讓決策更透明,但對新興的電商銷售和旅游產業仍存在“技能跟不上”的擔憂。對此,趙應武回應稱,未來將重點引進培養電商運營和旅游服務人才。
石門村未來規劃中,紅色文旅是重要一環。趙應武透露,村內將修繕紅色遺址,策劃“紅色研學+生態採摘”主題線路,並計劃開發特色民宿和農事體驗項目,讓游客“留得下、帶得走”,推動鄉村經濟從單一農業向多元業態升級。
紅之雁團隊成員在村委會合影。貴州大學管理學院供圖
紅之雁團隊負責人王小娜稱,石門村的實踐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以制度創新激活“人”的動能,以產業融合突破資源局限,以文化底蘊塑造差異化競爭力。未來,團隊將持續跟蹤鄉村CEO模式的深化成效,為鄉村振興貢獻智庫力量。(江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