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深耕思政沃土,踐行教育初心,鑄就時代新人

近年來,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新時代“鑄魂育人”工程,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積極探索創新育人模式,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筑牢根基,書寫了新時代“鑄魂育人”的新篇章。
群舞《笙·生不息》。
強化思想引領,夯實思政教育基礎
完善工作機制,凝聚組織力量。構建全方位思政工作體系,精心規劃思政教育路徑,為思政工作精准“導航”,為思政課建設指明方向。筑牢信仰之基,傳承紅色基因。學校充分發揮五星思政廣場、丹心齋思政書庫等紅色思政教育基地作用。近年來,已累計開展紅色實踐活動370余場,超25000名青年學生參與現場紅色主題教育,18000多人次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重點打造原創紅色文化精品《鄧恩銘》歌劇,形成“舞台展演+網絡傳播”立體化宣教模式,掀起紅色文化學習熱潮。加強師資建設,提升育人能力。學校大力推進輔導員和思政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能力提升計劃,深化典型引領工程,並在經費投入上,持續加大支持力度,為思政工作開展提供有力物質保障。
《鄧恩銘》歌劇公演。
構建“三全育人”格局,匯聚育人強大合力
推進民族團結教育,促進民族融合。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學校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高校為契機,推進“1+5+1”模塊化創建行動,打造教育綜合體。2024年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開設課程。同時,獲批多個州級基地,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方面成果豐碩,推動教育深入開展。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持續優化師范專業“U-G-S”、非師范專業“U-G-E”協同育人模式。自2021年實施“課程思政”課堂教學改革以來,成果豐碩: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15個﹔省級一流課程123門﹔國家一類出版社出版教材6部﹔省級“金師”16人﹔獲得貴州省第十屆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貴州省第六、七屆中小學(幼兒園)教學成果獎8項(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學科競賽獲獎數量共計1109項,其中國家級獎項136項、省級獎項932項。創新育人手段,加強黨建與管理。學校完善“五級書記抓黨建”機制,推進“五個一批”工程,獲批全省高校黨建優秀案例,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創建達標率達100%。獲批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試點單位后,建立雙向網格化管理體系,開展系列活動,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搭建多元育人載體,豐富育人形式。學校通過“影山青年”講堂、“影山書聲”讀書會等活動,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日常。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
深化思政改革,增強教育教學實效
建強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揮示范引領。2023年3月,學校獲批貴州省第二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學校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協同創新中心,與12家單位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打造思政綜合體,建設金課,馬克思主義學院實施“1+1”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和“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評課‘三結合’”教研活動,開展特色教學實踐和教研活動。近幾年,教師出版專著9本,發表論文75篇,主持及參與課題44項,實現了國家社科青年課題和省教育規劃課題零的突破﹔獲省級教改項目1項,省級金課12項、11門,貴州省第十五屆哲社三等獎2項,黔南州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評為省級金師2名,黔南州好花紅人才3人。推進課程思政,實現協同育人。學校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依托各類實踐基地開展教學活動,推進“雙導師制”,強化思政教育,2024年,簽訂15個實踐育人基地、3個U-G-S、2個U-G-E協同育人教育實踐基地﹔獲批省級勞動教育示范基地1個﹔繼續選派教師、研究生、本科生100余人次到領辦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指導工作、頂崗實習。創新實踐教學,拓展育人空間。學校打造“課堂+基地+社會”三級實踐平台,開展多樣第二課堂活動。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成果斐然,多個團隊和個人獲獎。
獲2024年全國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春長征”專項活動“優秀實踐團隊”。
創新教育模式,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
紅色文化育人,傳承精神血脈。學校深度挖掘紅色資源,開展現場體驗式、沉浸式教育,將紅色文化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讓學生在學習中傳承紅色基因。藝術黨課育人,創新教育形式。學校編排愛國主義教育藝術黨(團)課——舞劇《晨星》,將思政教育與藝術教學有機結合。依托五星思政廣場組織開展多場次“思政之夜故事會”,深受學生喜愛,增強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引導學生弘揚愛國情懷。自編自演的話劇《黔山裡的小學堂》,舞台劇《風聲》《破曉》形成舞台育人“姊妹篇”﹔男子群舞《笙·生不息》獲得中國文聯2023年度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支持類)舞蹈類項目立項。網絡思政育人,拓展教育維度。學校緊跟時代,打造校園網絡新媒體矩陣,多平台發布豐富內容。開展“影山芳林”輔導員沙龍,與媒體合作提升網絡思政影響力,榮獲多個易班共建高校優秀案例獎。
“影山之聲”新年音樂會。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將繼續把弘揚教育家精神作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持續深耕思政沃土,不斷探索創新,為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不懈奮斗。(圖/文 黃毓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