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從五馬河解鎖貴州治水密碼

一渠水清 兩岸興

陳潔泉
2025年03月25日09:5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春光映襯,貴州遵義仁懷市五馬河畔秀麗如屏,綿延39.3公裡的主河河道魚翔淺底、沿岸村居黛瓦白牆。

五馬鎮三元村村民程小華掬起一捧清水,夾帶幾隻游動的蝦苗,用他的話說,“家門口的山水養眼又養人。”

在仁懷市茅台鎮,赤水河穿城而過。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在仁懷市茅台鎮,赤水河穿城而過。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這樣的畫面在這兒已尋常可見。五馬河是赤水河(仁懷段)最大的支流,也是赤水河重點生態保護區,覆蓋五馬鎮三分之一人口,勾勒著水美鄉村圖景。

不過,眼前的生態福利並非與生俱來。遭生活垃圾、工業排污、非法捕撈等破壞,五馬河曾一度亮起“生態紅燈”。

為讓河水再現清澈,當地全面開展流域整治工作。多年來,五馬河流域數十家污染工廠被關停,同步建起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站,並全面推進還水於河、還魚於河綜合治理。

不僅是單一的水質治理。2017年,五馬鎮轄區內黨員干部和群眾志願者自發組織成立了五馬鎮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組成一支巡防隊晝夜巡河,宣傳環保理念。如今協會成員超過500人,群眾成為愛河護河的踐行者。

同時,五馬鎮充分發揮鎮、村二級河長的作用,開展常態化河道巡查行動,落實“關、建、治、管”等責任舉措,並河道旁安裝高清攝像頭提高巡河力度。

五馬河(雲安段)航拍。仁懷市水務局供圖

從生態修復到生態保護再到人人共治,如今五馬河水質持續穩定在Ⅱ類標准,成為仁懷市境內保護最好的河流之一。

常態化河湖治理不停歇。2024年,貴州實施了五馬河(雲安段)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項目,新建石坎梯田、補栽經果林,提升改造污水站3座,安裝污水管5050米,新建垃圾亭15座等。

治水興水的五馬鎮也迎來振興,逐步建成有機高粱基地、蔬菜基地、精品水果基地等4萬余畝,淡水養殖300多畝,實現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五馬河與五馬鎮的變遷,濃縮著赤水河仁懷段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和綠色實踐的改變。

近年來,赤水河(仁懷段)通過周期性資源監測動態調整禁捕范圍,實現魚類資源量年均增長12%﹔拆除歷史遺留小水電設施23座,恢復河道自然流態112公裡﹔引導沿岸酒企建設生態酒谷,將傳統釀造工藝與濕地淨化系統有機融合……成為一條水清岸綠的生態河。

做好治水興黔大文章不止赤水河。作為長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2024年以來,貴州治水工作接連傳來利好消息。

貴州在全國率先推進五級河湖長制,創新設置四級“雙總河長”和“四大班子人人當河長”。首創性將河湖長制寫入地方性法規,先后出台6部地方涉水法規。目前貴州省4697條(個)河湖共落實五級河湖長22755名。

全省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119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9.2%,23條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持續保持100%。

全省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更加有序,建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557處﹔生態效益持續轉化為經濟效益,以流域為單元,以山青、水淨、村美、民富為目標,貴州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鄉村旅游等有機結合,共建設44條生態清潔小流域……

碧水映出嶄新容顏,貴州治水興水的畫卷次第鋪展。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