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思南大河壩鎮:雨夜搶修復電83戶

3月19日清晨,思南縣大河壩鎮供電所收到一面錦旗,錦旗上寫著:“電力搶修似神兵,黑夜瞬間變光明”。這是對大河壩供電所工作人員最好的認可。
村民贈送的錦旗。大河壩供電所供圖
錦旗來自大河壩詹家組詹紅秋戶。3月16日01時47分,大河壩供電所值班室接到緊急報修電話:“大河壩詹家組片區全部停電!”氣象台剛發布大風黃色預警,此時窗外狂風驟雨。監控系統顯示:該片區三條低壓線路跳閘,83戶人家及村衛生室陷入一片黑暗。
“必須在天亮前搶通故障線路!”大河壩供電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由6人組成的搶修隊在15分鐘內完成集結,攜帶10公斤重的工具包乘坐搶修車迅速奔向現場。在距故障點3公裡處,由於暴雨的影響,山路變得異常泥濘,搶修車已經不能繼續向前行駛,搶修隊員們毅然選擇扛著工具設備冒雨徒步前行。
到達目的點后,現場情況比預想更嚴峻:10米高的12號電杆發生15度傾斜,橫擔上的絕緣子破裂導致線路短路。搶修員曾先發見此情況,毫不猶豫系好雙保險安全帶,爬上電線杆在雨中爭分奪秒進行高空作業。地面人員每隔10分鐘就用紅外測溫儀檢測杆體的穩定性,確保搶修工作不出差錯,盡快完成此次搶修。
經過3小時連續奮戰,隨著村裡一盞燈光劃破黑暗,此次搶修工作終於在天亮前順利完成。工作人員的筆記本上清晰記錄著搶修數據:更換絕緣子4組,校正電杆2基,處理樹障7處。當最后核查到戶通電情況時,搶修員代國權的絕緣靴裡已能倒出半碗雨水。
“當時衛生室有位老人正在做霧化治療。”村民陳桂芳回憶道,“護士舉著手機照明,我們七八個村民自發站在走廊當‘人牆’擋風。”搶修隊臨時調來應急發電機優先保障醫療用電,車燈照亮雨幕中忙碌的身影。
“錦旗是鄉親們自發送來的。”大河壩供電所副所長安國睿指著桌上還冒著熱氣的感冒藥,“除了錦旗,這份村裡診所連夜熬制的預防藥劑也同樣令我們感動。群眾心裡有我們,就是我們工作最大的成就。”(何坤、冉志剛、楊澤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