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民政:以民生為卷 繪暖心圖景

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婚姻殯葬、慈善捐助、未成年人保護……民政工作千頭萬緒,既系著萬家燈火,更牽著民心冷暖。近年來,思南民政系統秉持“為民立心,愛民篤行”的理念,以提升民生福祉為經緯線,織就基本保障網、創新服務新模式、構筑關愛新格局,在烏江畔譜寫出一曲溫暖厚重的民生樂章。
敬老院。思南縣人民政府網供圖
精准施策 織密兜底保障網
社會救助是民生安全網的“最后一道防線”。思南縣民政局通過動態監測、靶向幫扶,建立“政策找人”機制,2024年累計發放救助金1.9億元,惠及農村及城市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等困難群體。特別針對突發困境,為824個家庭實施臨時救助﹔聚焦殘疾人保障,發放護理補貼715萬元。通過“線上預警+線下核查”動態管理,全年新增救助對象1469戶4545人,其中農村低保擴圍1113戶4027人,特困供養新增278人,確保民生保障網“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養護樓。思南縣人民政府網供圖
銀齡樂養 構建幸福新圖景
面對“銀發浪潮”,思南創新構建“居家-社區-機構”三級養老服務體系,打造全域養老服務網絡。全縣20家養老機構與264個服務設施交相輝映,鄉鎮養老院實現全覆蓋。在思唐街道中和社區等地,5萬人次享受“長者食堂”暖心服務,政企合作的“中央廚房+社區配送”模式廣受贊譽。7家敬老院完成適老化改造,嵌入式養老服務中心讓“原居安老”照進現實,煙火氣中升騰起“夕陽紅”的幸福溫度。
長者食堂。思南縣人民政府網供圖
幼苗呵護 筑造成長避風港
“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面對12.8萬未成年人群體,思南建成20個“童馨家園”,縣級示范點創新“社工+志願者+返鄉大學生”服務矩陣,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疏導、課業輔導等精准服務。隨著《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落地,全縣建立動態管理台賬4440份,為離異家庭兒童、特殊疾患兒童定制“社會媽媽”陪伴計劃,用愛心接力守護“幼苗”向陽生長。
普法宣傳進校園。思南縣人民政府網供圖
項目筑基 擘畫民生新坐標
民生工程既要見力度,更需顯溫度。2024年思南爭取各級資金2.16億元,重點推進塘頭區域性中心敬老院、縣兒童福利院提質改造等14個民生項目。思林鄉等4個鄉鎮敬老院標准化改造全面鋪開,5900萬元項目資金化作百姓看得見的幸福:無障礙通道的貼心設計、康復理療室的溫馨配置、兒童活動區的繽紛天地,每一處細節都詮釋著“民政為民”的初心。
許家壩長者食堂。蘇暢莉攝
從烏江碧波到武陵翠嶺,從社區食堂升騰的飯菜香到兒童之家朗朗的讀書聲,思南大地上正鋪展著新時代的“民生答卷”。當特困老人捧著熱乎的“助老餐”展露笑顏,當困境兒童在“社會媽媽”懷中綻放笑容,烏江畔的“幸福密碼”已然化作觸手可及的溫暖。在這片承載初心的熱土上,更具質感的民生畫卷正潑墨揮毫……(蘇暢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