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岩區圖書館:“點線面”同發力 讓書香“飄”到“家門口”

摘要:閱讀,是一個人成長和進步的階梯,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傳承文化、凝聚力量的重要源泉。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助力書香社區建設,雲岩區圖書館按照“總館統籌、分館支撐、基層服務點延伸”的建設思路,積極拓展“圖書館+”合作模式,不斷滿足讀者多樣化的文化需求,讓廣大市民讀者在家門口就能收獲“詩和遠方”。
傍晚六點半,家住鯉魚街的熊首全吃完晚餐后,悠閑地走進了雲岩區圖書館威清門街道鯉魚社區分館,尋找自己心儀的書籍。這個家門口的“文化加油站”,不僅為他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更讓他感受到了一種溫馨與滿足。“這裡的書很多,讓我在家門口就能讀到那麼多書,真的非常方便。”
雲岩區圖書館鯉魚社區分館。
鯉魚社區分館是雲岩區圖書館與轄區內各街道共建的20個分館之一。每個分館配備了文學、歷史、黨建黨史、醫學、農業、人物傳記、兒童讀物等各類圖書至少1000余冊。雲岩區圖書館不僅定期對分館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還根據市民的實際需求更新圖書資源,確保分館與總館的無縫銜接,真正實現了公共圖書館與百姓日常生活的“零距離”接觸。
雲岩區圖書館威清門街道鯉魚社區分館負責人秦安琪告訴筆者:“我們分館每周開館5天,從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免費對外開放。現在已經有了一批‘忠實粉絲’,從兒童到長者,大家空閑的時候就過來看書借書。”
除了社區分館,雲岩區圖書館還將基層服務點嵌入酒店、企業、社區等場所,打造了13個精品圖書館小站,形成了“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服務網絡。這種模式不僅推動了文化、閱讀和旅游資源的共享與互補,還探索出了“政府主導、企業支持、居民共享”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在大十字亞朵酒店,寬敞明亮的大堂一角被改造成了圖書館小站。高大的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各類書籍,茶幾和舒適的沙發座椅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休憩與閱讀的靜謐空間。大十字亞朵酒店店長邱紅說:“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通過政企的緊密協作,能讓優質的圖書資源下沉,讓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了解我們美麗的城市,享受閱讀的樂趣,我的工作也更有意義”。
市民在圖書館小站翻閱書籍。
雲岩區圖書館還在商業綜合體中因地制宜打造了“智慧城市書房”。位於印象城購物中心三樓的城市書房,明亮的燈光下,幾十張閱讀座席整潔舒適,靠牆的書架上擺放著3000余冊圖書。智能門禁、自助借還機和無線網絡等便捷設施,讓市民在喧囂的商業中心也能找到一片寧靜的閱讀天地。經常來這裡“打卡”的市民周倩告訴筆者,這個離她家僅幾百米的書房,已成為她在“碎片化”時間“充電”的理想場所。
除了印象城城市書房,雲岩區圖書館還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在漁安新城、中天花園建設了兩個城市書房,因地制宜打造有特色、有品質、有溫度的“閱讀空間”。
印象城智慧城市書房。
一個人,與書為伴,便多了幾分文雅之氣﹔一座城,書香飄逸,自然也會彰顯出與眾不同的精神氣質。隨著總分館體系的不斷完善,雲岩區正在書寫“書香社區”的生動注解。社區裡的圖書分館讓讀者在家門口享受寧靜的閱讀時光,酒店裡的圖書館小站和商圈中的“智慧城市書房”則像一座座橋梁,讓文化在城市中流動起來,讓百姓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文化福利。
從區總館到社區分館,從酒店小站到商圈閱讀空間“智慧城市書房”,雲岩區圖書館通過“點線面”的全面發力,真正讓書香“飄”到了市民的“家門口”。這不僅為市民打通了全民閱讀的“最后一公裡”,更為“15分鐘文化生活圈”的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雲岩區圖書館。
接下來,雲岩區圖書館將繼續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以文化惠民為目的,以基層群眾為重點,加強統籌協調,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效能,不斷完善全民閱讀網絡,推動各類型閱讀空間的建設,讓書香飄滿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文/陳慶 圖/李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