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喻見”的鏡頭看貴州新風採︱淺評人文經濟紀錄片《尋“礦”貴州 喻見精彩》

黔道難,“峽路千岩斷”﹔黔地美,“川澤各異色”。過去人們對貴州的認識就是“遠”和“美”,殊不知今日貴州已發生了華麗轉身和世紀蝶變。近日,貴州省委宣傳部策劃出品的八集創新人文經濟紀錄片《尋“礦”貴州 喻見精彩》,從多個角度生動詮釋貴州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展現新風採,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昂然崛起於西南的萬千氣象。這部作品最鮮明的特征是,緊扣“富礦精開”的創作主題,圍繞文化旅游,生態環境,數字經濟等行業深入採訪,勤於探索人文經濟宣傳的創新模式和有效途徑。該系列紀錄片由著名媒體人傅喻執導並主持,創作者賦予正面宣傳以濃濃的煙火氣和人文情趣,從片名到片子裡的諧音梗,讓觀看經濟節目變得輕鬆愉悅起來。巧將“遇見”升華為“喻見”,不只是一個諧音,更是制作團隊的一個追求:不僅看見,還有見地。引導觀眾了解和知曉貴州傳奇“時間軸”上的“關鍵幀”——典型案例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史記》稱黔為“陸梁地”,意即山地﹔“以謫遣戍”,古為邊遠荒蠻的流放地。貴州貴在資源豐富,然開發不足,經濟滯后。當代貴州人利用后發優勢,彎道超車,最矚目的成就是公路建設,近年來的鋪設裡程居全國之首。觀看這部系列紀錄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人們對今日貴州的嶄新印象。作品首次從人文經濟角度,以系列紀錄片形式多方位展現了貴州新質生產力的孕育與發展,在貴州人文地理、經濟戰略定位、歷史變遷的宏大敘事背景下,拓展了紀錄片的時空縱深,博觀約取,內容涵蓋近年來貴州產業轉型和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八個主要領域。其內容既有礦山老產業,也有大數據新產業﹔既有三線建設的往事,也有“村超”這樣的新鮮事物﹔既有苗繡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也有集多種業態為一體的新建影視城。貴州的礦藏富而且廣,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系列片由“尋礦”破題,通過貴州磷化集團將污染副產品變廢為寶的影像敘事,清晰地標示出貴州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的正確路徑:富礦精開,向綠而行。貴州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孵化地,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黔地通過發展大數據實現了彎道超車。紀錄片反映了華為雲、貴安超算中心、貴州輪胎為代表的活力四射的人工智能產業。60年前,山嶺綿延的貴州成為“三線”建設的重點區域,紀錄片回顧都勻等地083基地往事,反映了中國振華等三線企業60年跌宕起伏的重振歷程,旨在追尋和梳理新老貴州人精神傳承的脈絡。“三線”建設的艱苦奮斗精神,在新時代融入了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以榕江縣探秘村超網紅為主線,講述“黔貨出山”的故事,展現貴州在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方面的舉措和成效。貴州“村超”不僅豐富了山鄉文化生活,還拉動了文旅產業,為脫貧攻堅后的鄉村振興闖出了新路子。貴州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合力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一山不同俗,十裡不同音”的獨特文化生態。以苗繡產業鏈上各環節典型人物的故事呈現貴州苗繡時尚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發展之路,苗繡故事也讓“人文經濟”這個制片宗旨變得清晰起來。多姿多彩的貴州是一方文化沃土,它既可滋養精神,還能活躍經濟。片子以都勻影視產業發展及著名貴州籍導演的成長為敘事線索,形象地復盤了貴州影視文旅綜合發展的“一盤棋”。觀眾隨著“喻見”的鏡頭,來到全國百強縣興義,在“三省通衢”探尋縣域經濟蓬勃發展的秘密。在觀看《紅色雙子星》時,感受並體驗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和大型實景演出《偉大轉折》相互映照帶來的心靈震撼,進而了解貴州是如何利用紅色資源卓有成效地開展旅游文化活動的。
導演傅喻是雙語主持人,多次採訪過巴菲特等國際經濟界名人,也多年主持經濟類,人文類國際論壇,諳熟國際傳播和講好中國故事的途徑與技巧﹔更可貴的是,她把對貴州的摯愛融入到了紀錄片的每一個鏡頭裡。傅喻帶著攝制組,深入到一線採訪拍攝,突破自然和非自然的重巒疊嶂,從人文視角尋訪和記錄 “小切口、大主題、有溫度、暖人心”的貴州故事,讓經濟宣傳也能“見人、見事、見精神”。
系列片妙用“古今互文”之法,在首集《與磷之愛》中,講述了磷化工作者積20載之功掌握變廢為寶的先進環保生產技術,別出心裁地將鏡頭對准福泉名勝葛鏡橋。原來精神的紐帶一脈相承,400年前的建橋人也經歷了30多年屢毀屢建的艱辛歷程。又如第三集《加油吧 !興義》,老地質工作者的女兒銘記父親遺志,為申報興義世界地質公園竭盡全力。講述這個故事時,交織闡述了100多年前張之洞父子傳承家學,“知府添燈油”的典故相傳至今。現實呼應歷史,人文映照經濟,“喻見”不是普通的“遇見”,所見更有溫度、見識更為深刻,每集15分鐘的短片聚焦多彩貴州建設者群像,令觀者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紀錄片中扣人心弦的金句迭出,如“人們因為看見而相信,我們因為相信而看見”“讓世界奔我而來”等,因契合新媒體制作及傳播的規律,引發了網絡熱議,在各社交平台的閱讀量超過3億,單集播放量超過150萬次。採訪中還與中國作協原副主席葉辛、著名電影導演饒曉志、武漢大學人文教授李建中等專家對話,上升到理論層面深刻闡釋了貴州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的深層邏輯,從精神深處提振當代貴州人“其夢必圓”的信心、活力和創造力!“黔”字拆開看,貴州就是今日中國的一匹黑馬,不待揚鞭自奮蹄,正在彎道超越,以圖后來居上。期待當代貴州人再續輝煌,也期待“喻見”的鏡頭帶給觀眾更多的精彩和驚喜!
(作者郝耀華,系新華社高級記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專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