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龍裡:“兩圍繞、兩提升”促勞動者高質量就業

近年來,龍裡縣緊緊圍繞勞動力、提升競爭力,圍繞企業端、提升就業率“兩圍繞、兩提升”目標,不斷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效能,引導勞動者積極就業,增強其就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加快推進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
穩規模,筑牢脫貧就業“壓艙石”
將農村網格化管理模式和鄉村振興信息系統合並發力,建立動態台賬,精准掌握脫貧勞動力就業信息,常態化做好就業監測和跟蹤服務,確保全縣脫貧勞動力(含監測對象)當前務工規模不低於17040人。
對“因就業不穩”存在致貧風險的家庭開展“1311”就業幫扶服務,即1次政策宣介、3次崗位推介、1次職業指導、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引導鼓勵勞動者積極就業或創業。同時,定期不定期做好就業狀態回訪,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及時兌現跨省務工一次性交通補助,鼓勵勞動者外出就業。2024年,兌現脫貧勞動力跨省務工一次性交通補貼6229人311.45萬元。
聽民聲,啟動求職意願“直通車”
收集崗信息發布。將就業公共服務納入民生保障服務事項,充分發揮縣級零工市場、鎮級零工驛站、村級就業服務聯絡點功能,收集各類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需求。今年春節前后,累計收集省內外用工崗位4000余個,及時通過黔南州天眼就業、龍裡縣人力資源市場網和舉辦招聘會進行線上線下公開發布,促進勞動者和企業精准就業。
開展入企探崗選崗活動。去冬今春期間,共組織100余名返鄉農民工、返鄉創業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及校園推薦官等代表,分別走進龍裡高新技術產業園內的貴州珂立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卡布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貴州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和快遞物流園內的中通、申通等重點企業觀摩,了解企業生產發展前景、崗位需求、薪資福利待遇等情況,與企業“零距離”“點對點”“面對面”“一對一”地互動交流,累計促成60余名勞動者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
有序組織輸出。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溝通對接,依托駐村網格力量,提前摸排返崗地、返崗時間等返崗人員需求,整合資金來源,“點對點”集中開展勞務輸出。今年春節期間,共集中開展了5批次輸出344人到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務工就業。
優培訓,強化競爭上崗“硬實力”
根據群眾培訓意願和市場需求,廣泛開展“短平快”種養植(殖)技術培訓、電工、焊工、叉車、網絡直播、美容美發、家政等職業技術培訓。去年來,累計開展叉車司機、電工焊工、美容美發、網絡創業、網絡營銷、中式烹調師、粵菜師傅、家政服務員(母嬰護理員)等項目制培訓班職業技能培訓51期2714人次。
舉辦賽事促訓。近幾年來,相繼組織開展“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龍裡選拔賽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共三屆賽事,共評選出42個項目在各自賽道中獲獎﹔2023年,結合轄區內物流企業聚集優勢,開展物流技能大賽,成功舉辦省級、州級快遞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兩次,促進快遞物流行業提技增能。
發放補貼鼓勵參訓。通過發放生活補助和“証書直補”等補貼,調動脫貧勞動力、易地搬遷勞動力參與各類培訓的積極性,去年來,累計發放脫貧勞動力及易地搬遷勞動力培訓生活補助1268人次18.372萬元,發放企業在崗職工及靈活就業人員特種作業和職業資格“証書直補”培訓補貼162人次11.288萬元。
訪企業,奏響用工對接“和諧曲”
對縣境內134家規模以上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快遞物流等企業進行逐一走訪,了解企業的產業類型、招聘重點、用工規模、薪資待遇等情況,有的放矢進行勞動力推薦。
通過開展入企觀摩、新人入職等活動,實地了解企業生產建設、用工環境和薪資福利待遇等,通過勞動者與企業零距離互動交流,成功推薦就業60余人。
邀請企業參加縣、鎮(街道)組織開展的各類現場招聘會和進龍裡縣就業交流QQ群、縣人力資源市場微信服務群等,直接向勞動者發布用工信息,縮短招聘流程。全縣現有崗位服務微信群11個,共6000余名勞動者、300多家企業入群直接對接互動。
強合作,搭建縣域就業“便捷橋”
聚焦零工群體就業難題,按照縣城建設1個零工市場,6個鎮(街道)各建設1個零工驛站和在條件具備的村、社區建設N個覆蓋城鄉的零工服務聯絡點的“1+6+N”建設模式,不斷完善和提升零工驛站點的服務建設力度,打通城鄉勞動者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讓零工市場(驛站、聯絡點)更好發揮“即用即招”“即用快招”的功效,破解“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的難題。
採取“四化”舉措,有力保障零工群體就業,推動零工就業向“四個方面轉變”邁進。即構建組織化就業服務體系,由“散兵作戰”向“精准對接”轉變﹔打造標准化就業服務環境,由“馬路蹲活”向“體面就業”轉變﹔創新市場化就業服務機制,由“短期用工”向“長期用工”轉變﹔推進培訓品牌化就業競爭力,由“無技可用”向“充電加油”轉變。今年,在已建成1個縣級零工市場的基礎上,6個鎮(街道)零工驛站全部開業運營。去年來,通過零工市場和驛站點累計登記用工主體300余家,收集零工崗位6816個,採集求職信息1551條,累計接待求職咨詢萬余人次,促進就業1199人次。(岳院卉、葉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