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民化鎮:春分時節繪“豐”景

春分至,農事興。在習水縣民化鎮,高標准農田成為了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春耕景象。
天氣晴朗,農民搶抓時節移栽玉米和萵筍苗。何小露攝
在民化鎮沙溪村高標准農田,返鄉創業青年倪路通駕駛著旋耕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旋耕機的刀片快速旋轉,將土地翻整得鬆軟平整。
菜農正駕駛農用耕地機爭分奪秒地耕地。何小露攝
“以前村裡的田塊零散,農戶各自為戰,種植和銷售都面臨很多困難,收益也不理想。現在由合作社統一運作,收成后統一收購銷售,大伙的收入有了保障。”倪路通介紹,今年他和伙伴們成立了習水裕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統一規劃管理沙溪村200畝高標准農田。
移栽后的耕地上,綠色的菜苗與黑色的薄膜吹響豐收前奏。何小露攝
據了解,在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過程中,沙溪村採取集中流轉土地、統一平整的方式,將分散的小塊土地整合為大片的標准化農田。建成后,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高效農業。這一模式不僅吸引了像倪路通這樣的返鄉農民工創業,還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解決了當地群眾的就業問題,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
育苗棚內,綠油油的瓜苗長勢喜人。何小露攝
56歲的段明會每到農忙時節就會到合作社務工。她一邊熟練地栽種菜苗,一邊說:“在這裡干活,不僅能掙到錢補貼家用,還能學到不少栽種技術,真是一舉兩得。”在她看來,基地的規模化、規范化種植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翻犁好的耕地,等待春耕。何小露攝
站在高處俯瞰民化鎮,高標准農田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平坦開闊的農田沿著溪流延伸,縱橫交錯的機耕道方便了農業機械的通行,四通八達的灌溉溝渠為農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這樣的景象在民化鎮的長春村、群新村、豐壩村同樣隨處可見,曾經“矮埂埂、渠彎彎”的舊農田已煥然一新,變成了“田成方、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的現代化高標准農田系統。(李富美、何小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