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岩區:機器人“把脈”地下管網 科技助力河道生態保護
2025年03月21日16:55 |

操控台上鼠標輕輕一點,河道巡檢“安全員”就能沿著河岸巡檢,還能鑽進地下狹小的污水管道進行檢測,並實時直觀地反饋管道內部情況,為城市排水管網的運維保駕護航。
為保障金鐘河河岸生態環境,提前做好雨季防汛及排污准備工作,雲岩區河長辦、區水務局組織利用CCTV機器人對河岸污水管道開展全面檢測。
機器人進入管道。
截至目前,金鐘河維護單位——貴陽盛達市政建設有限公司已完成對金鐘河中、下游(蒙特卡尼段、金關高架橋段和梅秧井公園段)污水管道的排查工作,累計檢測污水管道8.2公裡,累計檢測污水檢查井104個。
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通過CCTV檢測,發現金鐘河污水管網已鋪設多年,部分污水管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性缺陷與結構性缺陷。淤積與破損等缺陷的存在將會產生污水溢流入河或污水滲漏進河的風險,局部管道已經出現管道破裂后污水滲漏入河現象,對金鐘河生態水環境造成了一定污染。
檢測結束后,技術人員根據檢測影像和數據,對管道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制定針對性修復方案。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積泥問題,將採用高壓清洗車和吸污車進行清理﹔老化腐蝕的管道,會進行防腐處理或更換﹔破裂和塌陷的管道,則運用非開挖修復技術,在不破壞地面的情況下完成修復,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雲岩區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機器人巡檢,不僅大幅降低了人員安全風險,還能在狹小、潮濕、有毒的管道環境中連續作業,精准定位淤積、腐蝕、破損等隱患。同時,通過高清影像實時傳輸與數據分析,能及時鎖定管道的“病灶”,並針對性採取高壓清淤、非開挖修復等綠色技術,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河道生態的擾動,既保障了城市“血管”暢通,更從源頭阻斷了污水滲漏對金鐘河水體的威脅,為守護河岸生態筑起一道科技防線。(文/圖 趙毫)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