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稅務:“村鎮行”助力鄉村產業穩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雷山縣稅務局深入多個鄉鎮,傾聽基層聲音,用“稅”力量助力鄉村產業更好發展。
聚焦特色產業,齊心座談問需
鄉鎮發展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最小單元,服務好鄉鎮企業,就是為縣域經濟發展打基礎。達地水族鄉位於雷山縣南部,東鄰榕江縣,南靠黔南州,西連丹寨縣,是距縣城最遠的鄉鎮。
3月上旬,雷山縣人大代表、稅務局局長趙吉清帶隊到雷山縣達地水族鄉開展鄉鎮企業走訪工作,在座談會上,達地鄉鎮干部余世能詳細介紹了聯村黨委創新發展模式,通過多個自然村聯合建立了雷山縣首個聯村黨委——達地生態產業發展聯村黨委,蹚出了一條鄉鎮因地制宜發展茶業、養殖業、種植業等特色農業的新路子。
隨后稅務部門借助座談會同鄉鎮干部、企業代表問需問求,傾聽企業期盼。
稅務部門同達地水族鄉干部、鄉村企業代表開展座談會。
聚焦瓶頸問題,躬身茶園問計
林海茫茫,雲霧蒼蒼,雷公山下的這片土地土壤肥沃、空氣清新、雨量充沛,造就了茶葉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在貴州雷山興農村生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玉超向稅務部門介紹了企業發展情況、“黃金芽·白葉一號”等特色白茶品種,隨后又到“豐塘茶園基地”查看了春茶生長態勢。
翠綠茶園間,王玉超喜憂參半:“今年茶葉生長態勢喜人,即將進入集中採摘期,但採摘、加工、銷售等環節還存在巨大資金缺口,有時候還會‘銷路無門’,這對鄉鎮企業來說運營壓力實在不小。”
面對達地水族鄉的茶產業發展困境,稅務部門詳細介紹了“銀稅互動”服務,表示企業可以用良好的納稅信用申請貸款,拓展了資金困境化解途徑。同時聯動雷山縣全都茶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制茶企業暢通茶葉收購渠道,破除茶葉銷路難題,實現“茶香不怕巷子深”,鼓勵企業堅定發展信心,努力讓小葉子托起鄉村大產業。
稅務干部在茶園查看春茶生長情況。
聚焦規范引導,精細管控問效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扮演著重要角色,依法納稅、合規經營不僅是企業的基本義務,更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鄉村企業亦是如此,唯有筑牢正確的思想根基,把依法誠信納稅作為企業前行的“金字招牌”才能在發展之路上穩住腳跟,行穩致遠。
為助力企業健康發展,雷山稅務不斷細化監管舉措,夯實征管基礎,對鄉村企業稅務登記、申報核算、賬簿管理等環節的涉稅規范指引進行深度梳理與解讀,讓剛性制度規范與柔性宣傳引導形成合力,幫助企業樹牢誠信納稅、合規經營理念,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我們鄉村企業規模小,有時候一人身兼多職,對稅務這一塊的工作存在模糊地帶。稅務部門開設了‘開業第一課’系列課程對我們進行了系統培訓,遇到不懂的還會通過線下一對一輔導,線上征納互動等向我們提供幫助,關注企業成長動態,我們企業前進動力十足!”雷山縣達地念康茶葉種植場負責人韋念康感慨道。
巍巍雷公山腳下,悠悠丹江水之畔,苗嶺企業正匯聚發展動能。未來,雷山縣稅務局將持續關注鄉村企業發展,努力朝著稅惠精准送達,監管高效到位不斷前進,讓服務舉措常新,“稅惠春風”常拂,助力鄉村企業健康成長,共同在鄉村廣袤土地上書寫蓬勃發展新篇章。(文/圖 楊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