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江口:“三個堅持”推動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近年來,銅仁市江口縣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緊緊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堅持在強堡壘、提效能、優服務上下功夫,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基礎、提升基層治理水平、集聚基層治理力量,實現黨建與城市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提質增效。
堅持夯基固本,讓戰斗堡壘“強起來”
健全治理機制。嚴格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第一時間成立由縣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總召集人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協調機制下設立基層社會治理、新興領域基層黨建、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雙報到”、城鄉社區服務建設、物業行業治理、易地搬遷安置地基層治理7個工作組,逐一細化組織、政法、公安、民政、人社等34個部門職責任務,構建起縣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社工部協調推動、有關單位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配強工作力量。深入推進街道社區兼職委員制,有力落實轄區派出所所長、社區片區民警進街道、社區班子工作要求。積極吸納與城市基層治理相關的縣級職能部門、民營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等擔任兼職委員,依托黨建聯席會議,參與街道和社區黨的建設、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社會治安、城市管理等重大事項,積極助力基層治理。截至目前,2個街道11個社區共配備41名兼職委員。
夯實基礎保障。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在基層隊伍、經費投入、陣地建設上不斷提速加力,通過公開招聘、多網合一等方式壯大基層隊伍力量,足額落實村(社區)運行經費,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輻射工會愛心驛站等場所,著力打造“暖新服務陣地”。截至目前,全縣共建設貨車司機之家、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等新就業群體綜合性服務平台36個。
堅持突出重點,讓治理效能“提起來”
優化網格治理。持續推進黨建引領城市基層網格治理,優化城市社區綜合網格劃分,將116個城市綜合網格優化到99個,合理劃分企事業單位專屬網格32個,組建網格黨小組99個,實現網格黨組織全覆蓋。優化調整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城市社區網格點,大力推行“多網合一”,持續優化居民議事廳、流動辦事台、社區“院壩會”等服務載體,構建起“街道黨工委—社區黨支部—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一貫到底的五級網格治理體系,有效提升網格化管理服務能力。
加快體系建設。持續健全社區工作者選育管用全鏈條工作機制,建立定期招錄、動態補缺等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履職培訓、崗位培訓、示范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體系,重點加強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履職能力、工作作風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幫助社區工作者全面提高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截至目前,共有社區工作者124人。
做實“紅色物業”。大力推行“紅色物業”工程,持續深化社區“兩委”成員、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黨員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健全完善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多方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力、物業公司執行力、業主委員會監督力,有效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物業管理難點、痛點問題。今年來,結合縣創文、電動自行車整治等工作,深入小區開展“紅色物業”政策宣講活動18次,協調處理江源山水、凱旋國際、恆泰金港等物業小區矛盾糾紛30余件。
堅持多元共治,讓資源力量“聚起來”
抓實“雙報到”。結合全縣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責任區域劃分,制定印發《關於進一步明確“雙報到”工作職責及聯系點的通知》,推動122個黨組織(包括35家“兩新”組織黨組織)、2500余名黨員到社區報到,積極開展政策宣傳、志願服務、“三問三訪”(問政走訪、問計下訪、問需家訪)等活動,及時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今年來,完成承諾服務事項90余件,實現群眾“微心願”400余個,有效提升基層治理工作質效。
抓好“共駐共建”。大力推行“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深化落實《江口縣住宅小區聯系包保辦法》,圍繞街道“綜合執法、管理服務、應急處置”三大難點問題,根據問題的性質及輕重緩急,將“吹哨報到”事項具體細分為“常規哨”“執法哨”“應急哨”,有效解決街道管轄區內超出權責范圍的各類問題,推動共駐共建常態化、實效化。今年來,通過“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解決問題80余個。
抓優“四安家園”。深化黨建引領易地扶貧搬遷“四安家園”建設,嚴格實行“縣級領導包點+社區干部包片(包樓棟)+幫扶干部包戶”責任包保工作機制,縱深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各項后續扶持政策及措施落地落實。深入實施微黨建、微積分、微心願、微治理、微工廠“五微”舉措,深化黨建帶群建工作,完善群團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方式和路徑,全面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后續扶持和基層治理水平。目前,全縣8個安置點均建立團支部,按照“團支部+西部計劃志願者+社區青年”的模式組建志願服務隊,今年來,在安置點開展志願服務活動90余場次,服務群眾1萬余人次,有效促進社區和諧發展。(中共江口縣委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