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桑木鎮:特色產業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

近年來,習水縣桑木鎮深耕特色資源,不斷創新產業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從食用菌種植基地撐起的“致富傘”,到辣椒粉加工廠研磨出的“紅火”未來,一曲產業融合發展的華麗樂章正在桑木鎮奏響,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貴州食譽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的柴火糊辣椒等特色辣椒制品。謝永恆攝
走進習水縣桑木鎮土河村青菇娘產業園,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現代化的種植大棚整齊排列,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條件被精准調控,為羊肚菌、草莓、聖女果等作物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大棚內,一簇簇羊肚菌錯落有致地挺立在菌床上,村民們手法嫻熟,小心翼翼地將羊肚菌採摘下來,放入竹簍中。
“青菇娘產業園於2022年引入我村,2024年實現產值600余萬元,帶動了40余名村民長期就近就業。”土河村駐村干部袁堪珊介紹。
色澤誘人、顆粒分明的辣椒粉。謝永恆攝
此外,土河村還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為傳統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村裡積極發展草莓、羊肚菌、生態雞等特色產業,同時不斷提升鄉村民宿和農家樂的服務水平。
“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1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000萬元,鄉村正逐漸成為都市人向往的‘詩與遠方’。”袁堪珊介紹。
泥土中茁壯生長的羊肚菌。謝永恆攝
在桑木鎮當壩村,貴州食譽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作為桑木鎮特色產業的“重頭戲”之一,這家加工廠正全力投入生產,為市場提供優質的辣椒粉產品。
“我們於2024年12月正式投產,目前已開發40余種產品,主要銷往重慶、雲南、浙江等10多個省份。”貴州食譽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蔡兵介紹。
村民在大棚內專注採摘鮮嫩的羊肚菌。謝永恆攝
貴州食譽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採用傳統的柴火炒制和碓窩研磨工藝,結合本地優質原材料,生產的辣椒粉深受消費者喜愛。自投產以來,公司訂單額已超過200萬元。這一“辣”味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還通過與辣椒種植戶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帶動了當地辣椒種植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實現了產業與農戶的互利共贏。
“公司全面投產后,將帶動50余名村民就業。我們還將深入挖掘本地辣椒的獨特風味,研發更多特色調味產品,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同時,鼓勵農戶擴大辣椒種植規模,並配套建設灌溉、倉儲等基礎設施,確保原料供應。”蔡兵表示。(謝永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