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思南:數百萬株南瓜“孕育”春日新希望

“南瓜在播種的過程中,這個芽要朝下,或者是這個芽平放在穴盤裡,一定不能朝上……”走進思南縣亭子壩鎮南瓜育苗基地,一排排整齊的育苗大棚映入眼帘。棚內,思南縣平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平正在給工人們培訓南瓜播種的技術要領,工人們掌握后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裝盤、播種、覆土等育苗工作。
覆土。張楊麗攝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隨著氣溫的逐漸回暖,迎來了南瓜育苗的黃金時期。連日來,思南縣提前謀劃,搶抓農時,積極開展南瓜育苗工作,為秋季的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亭子壩鎮是銅仁市南瓜種植的核心區域之一,2025年計劃分三次育苗,每次100萬株,可滿足石阡、鬆桃等周邊區縣及思南縣13個鄉鎮1.8萬余畝的種植需求。目前,第一期育苗已接近尾聲。
穴盤育苗。張楊麗攝
“今年基地的南瓜育苗比去年提前了20天,能提前移栽,增強瓜苗的抗旱能力,產量能增長20%以上﹔同時也能提前早上市,搶佔市場,價格上面也有優勢。”王平介紹提前育苗的優勢。
為了保証南瓜苗的品質和純度,思南縣採取了統一育苗、集中供苗的方式。貴州平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發展南瓜的龍頭企業,承擔了南瓜種苗的提供、技術指導和銷售等工作。
育苗棚。張楊麗攝
“我們公司每年都會嘗試種植新的南瓜品種,今年就引進了個頭大、肉厚實、甜度較高的新品種。一直採用穴盤育苗技術,自動化噴灌系統,實現溫濕度精准控制,能有效提高育苗效率和成活率。”王平說,育苗過程中使用生物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確保種苗綠色健康。
如何讓土地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前提下產出更大的效益?今年,思南縣將採用不同的間作套種技術模式,在南瓜種植基地裡套種玉米,將“藏糧於技、藏糧於地”落實到田間地頭,實現一地多產、多元共生的產業發展新格局,還能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前提下,提高土地產出率,實現穩糧增收。
查看瓜苗。張楊麗攝
“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我們准備在所有的南瓜地裡套種玉米,這種種植模式是一種高產出、高效益的復合種植模式,還能降低發生病虫害的概率,每畝能增收1000元以上。”王平算著套種的經濟賬。
工人們正在育苗。張楊麗攝
人勤春早功不負,沃野新景盼豐收。近年來,隨著南瓜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思南縣將繼續依托已形成規模的產業優勢,不斷開拓銷售渠道,夯實產業基礎,擦亮產業品牌,帶動更多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何敏、張楊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