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西秀:屯堡銀飾,融合多元文化的非遺瑰寶
2025年03月13日15:3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一根銀條錘萬遍,一件銀飾藏匠心。屯堡銀飾的起源,可追溯至明初的“調北征南”。彼時,大批江淮子弟隨軍入黔,扎根屯堡,也帶來了家鄉精湛的銀飾工藝。如今,屯堡銀飾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們仍堅持純手工制作,用手的溫度凝結銀的品質,守護、傳承與創新屯堡銀飾制作技藝。
屯堡銀飾,融合多元文化的非遺瑰寶。
貴州安順屯堡人銀飾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柴黔陽:“我現在在做屯堡的耳環,我做的工序叫焊接。”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屯堡銀飾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胡天文的店鋪內,柴黔陽與學徒陳凱正在制作屯堡銀飾。
屯堡銀飾,融合多元文化的非遺瑰寶。
制作屯堡銀飾,是一場與金屬的深度對話。熔煉、捶打、鏨刻……每一道工序和環節都傾注了匠人的全部心力,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直至完美。“現在在做手鐲的第一步塑形,大約要敲三四十分鐘。”學徒陳凱說。
屯堡銀飾,融合多元文化的非遺瑰寶。
店鋪內,琳琅滿目的銀飾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項鏈、手鏈、手鐲、耳環等傳統飾品,吸引眾多身著屯堡服飾的婦女及周邊游客絡繹不絕前來試戴、選購產品。
屯堡銀飾,融合多元文化的非遺瑰寶。
對屯堡人而言,銀飾不僅是配飾,更是“穿戴在身”的文化元素。屯堡銀飾在600多年傳承中,一直是屯堡人結婚、生子、祝壽、賀喜、走親、訪友、佩戴的最佳贈品和禮物。
屯堡銀飾,融合多元文化的非遺瑰寶。
如今,許多屯堡銀飾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們在用一錘一鑿守護傳承著這門技藝的同時,也在不斷把銀飾制作與群眾日常生活用品、現代時尚與審美相結合,創新銀飾制作技藝。
貴州安順屯堡人銀飾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天文:“調查了一下市場,目前年輕客戶人群對這方面的需求比較多。我下一步打算把屯堡銀飾的隊伍壯大,把我們的屯堡銀飾結合現代的元素,讓更多的人喜歡。”(圖/文 唐景怡)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