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下山建房為便利,今朝上山務工煥新生
——石頭寨村閑置老房變身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萬萬沒想到,曾經閑置了幾十年的老房子,現在我又回到這裡,守著老房子還能掙工資。”家住安順市黃果樹旅游區石頭寨村的村民伍祖祥,最近遇到了一件新鮮事。曾經因出行不便無奈搬離的老房,如今卻讓常年在外務工的他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
石頭寨村。
石頭寨村是一個布依族村落,村民房屋大多依山而建。“早上下山種地帶著空桶,中午回家時挑兩桶水上山做飯,一點都不方便。”在伍祖祥的記憶中,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石頭寨村村民的日常。因出行不便,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部分村民陸續從山上搬到山下,沿河建起了新房,山上的老房便閑置下來。
“石頭的柱子,石頭的牆,石頭的瓦片,石頭的房。”石頭寨村黨支部書記伍小江介紹,石頭寨正如其名,村民的房屋多以石頭筑造而成,很多房屋雖然閑置了幾十年,大部分都完整保存下來。
匠廬·村曉民宿。
“看到這些承載著我們布依族文化記憶的老房閑置,有些甚至因為年久失修出現垮塌,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也影響村庄形象,心裡很不是滋味。”作為村干部的伍小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老百姓不願意掏錢來修繕,村集體也沒有這麼多資金投入,怎麼辦?
隨著全省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打造,特別是在安順推動一流旅游城市和黃果樹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眾多旅游企業選擇到當地投資。這讓離黃果樹瀑布不到10公裡的石頭寨村旅游發展迎來契機,也讓伍小江看到了新的希望。經過梳理統計,像伍祖祥這樣搬離山上的村民超過130戶,長期閑置的房屋130余棟。如何讓這些閑置的老房重煥生機,成為石頭寨村旅游發展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經大家商議,一致決定通過引入市場資本,盤活這些閑置房屋。說干就干,石頭寨村以發展山地民宿為突破口,引進了多家民宿企業。伍祖祥務工的“雲端石頭寨”民宿項目,便是採用“村集體+企業+農戶”合作模式,村集體負責整合閑置房屋資源,引入社會資本負責房屋裝修和運營管理,農戶以房屋入股享受分紅。
“我們當時就是看中這裡比較有特色的石頭元素和距離黃果樹景區較近,前后投資了2000多萬元。”雲端石頭寨民宿店長楊康介紹,目前公司已經完成近30棟閑置民房的改造並投入運營,為當地提供了10余個穩定就業崗位。“村裡先后引進了6家民宿企業,閑置的130余棟民房已經完成改造升級的佔三分之二,剩余的兩三年之內會全部盤活。”伍小江說。
雲端石頭寨民宿。
“如今在家門口上班,每月工資3000多元,年底還有分紅,既能照顧家庭又有穩定收入,日子越來越有盼頭。”說起現在的生活,伍祖祥滿臉笑容。曾經老房長期閑置,如今變身星級民宿。閑置房屋的盤活,不僅為石頭寨村村集體帶來收益,更為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將閑置房屋打造成為民宿只是起點,我們的目標是打造集文化體驗、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於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區,下一步計劃開發更多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游客前來。”看著一棟棟煥發新機的民房,伍小江信心滿滿。
石頭寨村閑置房屋盤活變民宿,是安順市推動民宿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安順市文體廣電旅游局負責同志介紹,隨著安順一流旅游城市建設的推進,安順市充分利用鄉村閑置農房,對全市9個重點村寨進行整體改造,創建康養旅居示范村,帶動康養旅居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黃果樹、屯堡等4大民宿集群,民宿總量超1300家。(文/黃素萱 圖/黃果樹旅游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