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法治副校長團隊“三個三”工作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基石。貴州省黔東南州著力解決多部門參與普法各自為政的痛點、難點和堵點,以法治副校長團隊建設為核心,創新探索“三個三”工作法,突出社會、學校、家庭三方法治宣傳教育,著力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建立新功。
“三項措施”夯實法治副校長團隊
為提升校園法治教育質量,黔東南州通過三項關鍵措施,打造一支專業過硬的法治副校長團隊。
(一)強化統籌領導。一是落實黨委政府主責。黨委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州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聽取專項工作匯報﹔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專門作出批示,分管領導定期聽取工作匯報並作調度。二是落實專班統籌主抓。州委政法委牽頭,州司法局統籌建成多部門聯合工作專班,出台《聯席會議制度》《法治副校長服務團隊建設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加強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工作的通知》,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和分析研判會議,協調解決法治副校長的選派、培訓、管理與改革創新等環節問題。因地因校因人制宜,量身定制課程計劃,編制教材課件,確保法治教育精准有效。三是落實部門聯動主推。首先,發揮部門作用。教育部門做好溝通橋梁,協助法治副校長團隊融入學校教學體系﹔政法部門提供專業法律支持,組織編寫法治教材,抓好法律服務保障﹔公安機關維護校園周邊治安,選派經驗豐富的民警擔任法治副校長,用真實案例敲響學生心中的警鐘﹔市監、城管部門創新執法手段,構建全鏈條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守護校園“舌尖上的安全”﹔殘聯、民政、婦聯、衛健等成員單位抓好特殊未成年人政策幫扶。其次,協助學校開展法治教育、學生保護、安全管理、預防犯罪、依法治理等工作,全力推進解決中小學校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增強學生珍愛生命、敬畏法律的安全素養和法治意識,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二)嚴格人員選拔。一是結合黔東南少數民族地域特征、專業特長、個人特點等優勢,從政法系統中挑選政治素養高、法律知識扎實且熱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骨干,採取“1+N”(每校“1”名副校長+“N”名法治副校長和成員)方式,全州組建法治副校長服務團隊899個3000余人,實現2020所中小學(含教學點)、幼兒園全覆蓋。二是圍繞“六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未成年人被侵害、未成年人自殺、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家庭暴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與干預)中心工作,每學期至少到校開展工作2次。三是統籌抓好法治副校長團隊各項工作的督促檢查指導,扎實推進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障走實走深取得成績。
(三)加強培訓考核。一是州、縣定期組織法治副校長參加培訓,邀請法學專家、教育工作者授課,內容涵蓋新法律法規解讀、青少年心理分析和法治教育創新方法。二是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把法治副校長團隊的選聘、培訓、管理、考核、表彰納入部門普法工作考核重要內容,積極幫助解決團隊成員工作中的困難,督促其定期到校開展工作。三是將其工作成效作為工作考核、評先評優的依據,激勵法治副校長履職盡責。
“三個聯動”提升未成年人保護意識
黔東南州通過“三個聯動”模式,利用“三個警示教育”“三堂課”“七個一行動”載體,多維度推進法治宣傳教育。
(一)團隊聯動學校家庭。一是在學校開展法治講座,組織教師、學生,邀請家長參加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知識培訓、師風師德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法治教育。二是每學期組織召開兩次家長會,定期上好“三堂課”(教師、學生、家長),開展“模擬法庭”“法治文藝演出”和分類閉環觀看“警示教育片”進校園。三是圍繞“六防”中心工作,協助學校打造校園法治文化陣地,發放法治宣傳資料、舉辦親子競賽等活動,營造校園法治文化氛圍。
(二)團隊聯動社會各界。加強團隊、學校與社會合作,整合法治教育資源。一是組織學生走進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監獄、教育基地等參加“開放日”活動,直觀感受司法審判,接受法治警示教育。二是邀請社區志願者、法律工作者入校開展法治宣傳,在校園及周邊設宣傳點,發放資料、解答疑問,增強學生法治意識。三是開展心理引導和干預工作。組建心理服務團隊,強化對未成年人進行全面心理評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檔案,按評估結果開展一對一心理咨詢和個性化服務,運用專業方法解決問題﹔為學校教師提供心理培訓,提升其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察覺與應對能力﹔定期舉辦家長講座,傳授科學育兒和心理溝通技巧,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共同守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三)團隊聯動線上線下。線上,借助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台發布法律知識講解視頻和案例分析,同時利用直播平台開展法治講座,設置互動環節增強參與度。線下,深入村(社區)、單位等開展法治講座、集中宣傳、入戶普法、巡回法庭公開宣判、警示教育等活動,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法治意識,震懾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三項行動”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一)整治校園周邊環境行動。為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周邊環境,法治副校長團隊主動參與多部門聯合行動,積極開展整治校園周邊環境行動。一是全面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摸排,強化食品安全衛生保障、商店存在售賣不良書籍和盜版資料的現象。二是聯合排查整治交通秩序亂象,落實校園“護學崗”優化交通組織,維護師生上下學安全。三是定期依法查處食品不安全、售賣非法出版物等不法行為,堅決防范涉未安全事故和違法犯罪發生,積極創造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實現“法治校園”“平安校園”建設目標。
(二)嚴厲打擊涉未犯罪行動。一是嚴厲打擊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特別是對於拐賣、組織賣淫、性侵(猥褻)、虐待等涉未成年人的惡性案件,要迅速介入、深入調查,縮短辦案周期,依法懲處犯罪分子,形成強大威懾。二是強化對網吧、KTV、酒店等重點場所管理,嚴禁未成年人進入,從源頭上減少侵害風險。三是以教育矯治為核心,防范未成年人再犯罪。建立健全並充分發揮專門學校作用,制定個性化教育矯正方案,將法治教育、道德教育融入矯治,幫助他們認識錯誤,回歸社會、回歸社會。
(三)落實政策兜底保障行動。一是抓好法援護苗行動。從法治副校長服務團隊中成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專項團隊,及時協調法律援助律師介入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為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屬提供公共法律咨詢、代理訴訟等服務,同時通過案例開展以案釋法,提升未成年人法律意識。二是抓好政策兜底。針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體,法治副校長團隊聯合民政、教育、殘聯、教育等部門落實救助保障措施,讓特殊未成年人“生活有保障、學習有保障、醫療有保障、住房有保障”。三是抓好涉未矛盾風險化解穩控。團隊聯合家庭、學校和社會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治與安全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與法律素養,從思想層面減少矛盾產生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矛盾風險排查機制,定期對校園、社區、家庭等未成年人集中活動區域進行隱患排查,及時發現潛在矛盾,落實台賬管理,納入“一中心一張網十聯”工作機制,聯動分析研判和化解穩控,持續跟蹤回訪,全力降低涉未成年人矛盾風險。
黔東南州創新法治副校長團隊“三個三”工作法,逐步構建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未來,將持續優化探索創新,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筑牢法治防線,讓法治之光伴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貴州省司法廳官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