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豐供電局:世界第一高橋下的光明守護

“花江村的線路馬虎不得,不僅關系到村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還關乎著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用電,我們要再去檢查檢查。”3月7日早上,南方電網貴州興義貞豐供電局長田供電所組長陳奎林一邊准備安全工具器裝備上車,一邊跟同事說。江上年年芳意早,蓬瀛春色逐潮來。當晨曦的第一縷陽光洒在“花江峽谷大橋”的鋼鐵巨梁上,供電所工作人員來到了大橋腳下的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平街鄉花江村古寨。這個因世界第一高橋而聞名的小村庄,正借助大橋帶來的交通便利和旅游機遇,悄然發生著變化......
南方電網貴州興義貞豐供電局工作人員正在檢查電表。盧關文攝
沿著村道繼續前行,供電服務人員使用無人機、測溫儀、鉗形表等工具器對村裡的變壓器、配電線路進行特巡特維。同時,對村裡的民俗、農家樂等可用進行用電檢查,重點對計量裝置、刀閘進行巡檢服務。
在為布依橋緣居民宿檢查下戶線時,老板林國權熱情地迎上來,感激地說:“自從大橋開始建設后,我們就返鄉創業來了,現在游客越來越多,用電量也逐步增大。多虧了你們經常來檢查線路,確保用電安全,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據《花江村村志》記載因古時兩岸繁花似錦、四季常有落花隨江水漂流而下,故此得名“花江村”,村寨后矗立著巍峨萬仞的懸岩陡壁,似若刀切,岩壁雪白夾黑花紋嵌鑲其間,名為鯤鵬山。因鯤鵬山兩側山勢均向花江凸展,整個地形又好像一把“椅子”,村寨即位於“椅子”的正中部位。
南方電網貴州興義貞豐供電局工作人員正在為民宿老板做用電宣傳。盧關文攝
受困於地理環境,該村679戶3259人的經濟收入,80%左右來源於外出務工。
供電所台區客戶經理楊芝評告訴筆者:“花江村的用電需求增長很快,我們必須時刻關注供電設備的運行狀態,保障這個台區63戶村民生產生活用電。”
據介紹,六(枝)安(龍)高速將於2024年竣工,正在建設的花江峽谷大橋全長2870米,主跨1420米、橋面到水面高625米,將成為世界第一高橋,依托這座大橋,花江村今后將配建世界橋梁博物館、玻璃觀光棧道、蹦極體驗場、小吃一條街等一系列體驗項目。
“自從確立了‘旅游+’文旅融合發展定位,花江村規劃先行、落實項目、群眾參與、‘三變’推動。花江村依托旅游業實現騰飛指日可待,供電局也功不可沒!”花江村村支書付正國高興地說。
南方電網貴州興義貞豐供電局工作人員准備無人機巡視。盧關文攝
在進村開展供電服務過程中,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宣傳手冊、現場講解等方式宣傳安全用電知識。詳細介紹如何正確使用電器,提醒村民不要私拉亂接電線,防范電氣火災。針對春耕時節農村用電特點,講解農忙時需要注意的用電安全事項。
夕陽西下,供電人員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金色的余暉洒在花江村的田野和屋舍上,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是對生活越來越好的真切感受,也是對鄉村振興美好未來的滿懷期待。(盧關文、楊娜、周宇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