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爽銀“縣”在出發,看貴陽銀行助力赤水竹產業勢如破“竹”

2025年03月06日08:4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山風吹過大婁山脈,一層層竹浪沿著山脊起伏跌宕,隨風搖曳,宛如一片綠色海洋。走進有著“中國竹鄉”美稱的赤水市,清風伴著竹浪扑面而來,一下子讓這裡的春天顯得格外動人。貴陽銀行赤水支行工作人員張學斌與這片美麗景色的邂逅,得益於近年來赤水市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竹產業。

因水而興,因竹而富。位於貴州省北部的赤水市,地處赤水河中下游,全域超130萬畝的竹林面積造就了獨特的“竹生態”。赤水市發揮竹優勢,在長江上游筑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積極打造“以竹代塑”集聚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動竹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推動紙漿模塑產業集聚區、竹制品加工產業園打造。

驚蟄時節,春雷乍動,泥土深處的竹子正在編織生長密碼,蟄伏了整個寒冬的暗語仿佛都在這一刻破譯,破土而出,向著陽光奮力生長,綠意也在一夜之間爆發。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張學斌輕車熟路地來到位於赤水市金華街道的當地龍頭企業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了解廠裡的最新情況。機器轟鳴,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加緊趕制訂單。切割好的竹片原料在生產線上經過蒸煮、漂白、分切、包裝等一系列工序后,被制成的原紙收至倉庫,等待運輸到各大紙廠進行下一步切割、壓花。

從砍伐運輸到制成竹漿,經過上百道工序,一根竹子的初級加工告一段落。在這裡,竹片完成華麗轉身,變成生活用紙,飛入“尋常百姓家”。

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長期致力於竹漿造紙的研究與開發,其每年從竹農處回收160萬噸原竹,年產竹漿40萬噸、原紙30萬噸的產能,帶動20萬當地竹農就業增收。

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蒲紹強帶領張學斌參觀車間,介紹著產品的制造工藝。他說:“竹子具備生長快、周期短、可再生等優點,每根竹子都物盡其用。通過多次技改擴能升級,公司2024年產值達18億元。”

“春天,是生產的旺季。”看著熱火朝天的生產車間,張學斌感嘆道。

“感謝貴陽銀行的支持,我們現在每條生產線都開足了馬力生產。”每次貴陽銀行用心用情的服務,讓蒲紹強感動之余也鬆了一口氣。

助力赤水做全“竹鏈條”,做強“竹經濟”,推進竹子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讓當地老百姓走上“富竹”之路,這是貴陽銀行與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的初心。

近年來,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貴陽銀行赤水支行員工快速行動,因地制宜探索有效金融產品,創新服務方式,“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並安排專人上門,通過爽融鏈1+N他用授信額度,向竹產業企業、竹片廠、竹農等提供“爽融鏈”信貸支持,為其上下游產業鏈提供金融保障服務,堅定了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信心。

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在金融助力下,“拔節生長”。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漿產能’要擴展,產品結構更加優化,設備的整個運行周期將會延長,實現產能效益最大化。”蒲紹強目光堅定地說。

在今年的赤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竹產業再次成為了令人矚目的關鍵詞。報告中不僅提出了“深入攻堅建設新時代‘中國竹都’的三年行動計劃”,還明確了“持續推進竹資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設,旨在推動竹產業總產值邁上100億元的新台階”。

此外,還著重強調了“大力發展竹木家具、竹筍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以及積極實施“竹產品、竹元素替代工程,致力於將赤水打造成為獨具魅力的‘竹居城市’”這一系列連貫而有力的政策措施,共同勾勒出一幅竹產業蓬勃發展的宏偉藍圖。

金融春風過竹海,勢如破“竹”富萬家。經過幾十年的滋潤孕育,赤水逐步形成“竹原料-竹漿-原紙-成品紙”的全產業鏈條,撐起千萬戶依山而居的竹農,撐起赤水以竹為媒的綠色發展底色。截至目前,貴陽銀行赤水支行共計發放4.9億元貸款資金支持赤水竹產業。

丹青繪就赤水彩卷,竹韻輕揚,悠然自得。在和煦陽光的溫柔擁抱下,漫步於負氧離子充盈的浩瀚竹海,春風輕拂,竹林間響起陣陣悅耳的沙沙聲,宛如大自然的低語。在張學斌的眼中,赤水竹產業的未來恰似這滿目翠綠、生機勃勃的竹林,不僅堅韌不拔,更蘊含著無限的希望與活力。(貴陽銀行)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