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銅仁萬山:厚植文明沃土 涵養時代新風

2025年03月05日15:2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現在明顯感覺小區環境更加整潔了,小區內隨意晾晒、亂堆亂放等不文明行為越來越少,文明程度提升了,鄰裡之間關系愈發融洽,我們的幸福感也跟著提升。”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仁山公園居民陶鈺笑著說道。城市風景如畫、鄰裡和睦互助、志願服務暖心……在依山傍水的銅仁市萬山區,一街一景、一言一行,處處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氣息與溫度。

愛國衛生月活動。葉順強攝

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葉順強攝

近年來,萬山區堅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穩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奮力推進“千年丹都·轉型之城”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和豐潤道德滋養。

突出價值導向,文明培育入腦入心

精神文明建設歸根到底是人的建設,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萬山區以文明培育為目標,多形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宣講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無聲地送到百姓心裡。2024年,萬山以“理論宣傳二人講”和“敲門行動”現場“宣”為抓手,以“仁義講堂”線上線下同步“講”為載體,深入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宣講活動510場次,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少年宮、博物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媒體、戶外廣告等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展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塑造城市文明形象。

志願服務隊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志願服務隊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

“榜樣是一面旗幟,鼓舞斗志﹔榜樣是一座燈塔,指引方向,用好榜樣力量,能進一步推進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萬山區精神文明辦專職副主任羅紫丹說道。近年來,萬山區把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評選以及學習宣傳先進典型活動,作為促進公民道德建設提升的有力舉措。2024年推選出身邊好人等各類先進典型92人,其中,全省道德模范2人,“貴州好人”14人,市級以上道德模范14人,“銅仁好人”31人,區級以上孝老愛親道德模范31人,一個個先進典型如同一支支閃亮的火炬,指引人們向著“文明燈塔”前行。為進一步傳遞好人精神,弘揚文明新風,萬山通過舉辦道德模范巡回宣講活動、開設榜樣專題展覽等多渠道宣傳模范典型事跡,“以誠為本,以信立身”闖出了自己一片天的華茜、“人之行,莫大於孝”帶著雙目失明的父親上大學的張蕾、“反哺桑梓,澤被鄉裡”的退伍軍人田勇軍、見義勇為救人危難的00后廖煒等一批文明萬山人的事跡被廣泛宣傳,正能量在萬山蔚然成風。

文明過馬路。

文明過馬路。

同時,萬山區把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培育文明風尚的有力抓手。2024年,萬山區積極組織開展“好家風好家訓”網絡征集活動,征集到家風家訓19條,展播好家風好家訓3期。把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移風易俗等納入村規民約,促進文明風尚、良善文化、傳統美德在鄉村繼承和弘揚。開展“小桔燈”親子閱讀活動、“校家社”公益家庭教育培訓講座、丹心文化交流驛站文化沙龍等活動29場(次),切實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融入工作和生活中。

突出服務導向,文明實踐提質增效

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宣講,一次次有溫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務,一條條增顏值、提氣質的實踐舉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猶如陣陣清風,溫暖著人心,傳播著文明,浸潤著百姓的生活,成為萬山最鮮亮的底色。

走進萬山,隨處可見文明實踐志願者的身影。在老人家中,他們陪老人們聊天,傾聽他們的故事和需求,為老人打掃房間、整理衣物,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尊重。在社區,他們是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積極籌備文藝演出、文化講座、親子活動等,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鄰裡之間的和諧交流。在大街小巷,他們手持掃帚、垃圾袋等工具,清理衛生死角、撿拾垃圾雜物、鏟除小廣告。在學校,他們向孩子們傳授文明禮儀知識,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和社會形成良好的文明氛圍。在商場、公園、車站、醫院等公共場所,他們及時勸阻不文明現象,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他們如同一簇簇跳動的火焰,成為了萬山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

志願者在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丹都街道旺家社區文化廣場為群眾理發。

志願者在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丹都街道旺家社區文化廣場為群眾理發。

1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1個鄉鎮(街道)文明實踐所,103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勾勒出萬山區的“文明實踐版圖”。

近年來,萬山區以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主陣地,常態化開展創文宣傳、知識宣講、健康義診、愛心義剪、文藝培訓、移風易俗、法律普及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自2024年以來開展了450余場次志願服務活動。精心培育出“樂潤萬山·唱響新生活”“丹心奉獻·仁義萬山”“丹心閃耀·文明同行”“接力希望·加油教育”“微笑小屋”等100余個各具特色、符合群眾需求的文明實踐項目。

突出為民導向,文明創建穩步推進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現代化生活的重要載體。萬山區堅持以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為目標,穩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連著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題中之義。近年來,萬山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完成城市地下管網34.31公裡,建設公共停車位225個,新增充電樁200個,新建5G基站32個,修復盲道2040余平方米,新設緣石坡道95余處。大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共享,構建了以鄉鎮(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好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健全社區公共文化活動室內部配套設施以及小區室內外體育設備,建立社區家庭服務站18個。

志願者為老人免費測量血壓。

志願者為老人免費測量血壓。

‌專項整治是文明創建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群眾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據萬山區創建辦主任鄧顯峰介紹,在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過程中,萬山區圍繞解決老舊小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臟亂差”難題,全面推廣“網格化管理”做法,把城區范圍優化為26個大網格、138個小網格,大力實施“七個專項治理行動”和“七大文明行動”,系統地開展了以城市基礎設施、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市場秩序、市容市貌為主要內容的城市治理活動,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環境淨齊靚美,文明風尚有效落實,民生福祉不斷增強。

如今,萬山文明創建工作正以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成果,收獲群眾認可,惠及生活點滴。(圖/文 萬程洲)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