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綠涌武陵萬象新 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2025年02月26日15:43 |
小字號

春華秋實,時序更替。

在前行的時間刻度中回首2024年,每一步都謀定后動、蹄疾步穩,每一步都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銅仁全市上下隻爭朝夕、奮楫篤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畫卷躍然眼前——

這一年,銅仁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49.81億元,增長4.9%,經濟總量首次跨入全省第二方陣,一二三產業分別增加3.9%、8%、4.1%……經濟指標增長的背后,是發展勢能的積蓄,更是發展信心的傳遞。

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這一年,銅吉鐵路、花灘子水庫、德江機場等重大項目陸續落地開工或加快推進﹔“陳薯”酸辣粉實現了思南跨境電商“零”的突破﹔“梵淨抹茶”公用品牌被認定為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重大項目“蹄疾步穩”,高質量發展“底足色亮”。

這一年,銅仁鳳凰機場航空口岸獲批正式對外開放﹔梵淨山榮獲首批世界旅游名山稱號,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雲在江口》入圍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在銅仁取景拍攝的電視劇《沸騰的群山》《春風化雨》在央視等平台播出……追青逐綠謀長遠,穩穩托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久久為功、穩中蓄勢,銅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以穩促進:產業發展追“新”逐“綠”

在全局藍圖上謀勢,於關鍵支撐處落子。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過去一年,銅仁將“穩”與“進”聚焦聚力於高質量發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按照大抓產業、主攻工業的思路,做強做大優勢產業,創新發展新興產業,全力實現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新型功能材料產業蓬勃發展——

下好“先手棋”,方能打好“主動仗”。

銅仁緊扣全省推進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一核兩區”和銅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一核五區”產業布局,明確把新型功能材料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圍繞“鋰電池及材料、鈉電池及材料、廢舊電池回收利用”三條產業鏈打造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鏈。

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4.3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2.7%,新能源電池材料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1億元,佔全省比重38%,總量居全省第1位。

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三品”特色產業加快發展——

綠色是銅仁最亮麗的底色,良好的生態是銅仁最大的優勢。

銅仁市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以生態食品、飲品、藥品“三品”產業為核心,強化龍頭企業引領作用,補齊產業鏈條短板,推進一二三產融合,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創新之路。

全市建成生態茶、生豬、蔬菜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正在加快形成牛羊、家禽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食用菌、水果、薯類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抹茶、肉牛、紅薯等優勢單品取得突破發展﹔銅仁天然飲用水與梵淨抹茶相得益彰,生態飲品熱銷市場,“抹茶+N”的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和豐富﹔“梵淨藥庫”精准規劃布局“兩山兩江”中藥材產業帶,依托銅仁市中藥材特色資源優勢,推動生態藥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生態食品藥品飲品完成產值67.98億元,同比增長5.6%,佔全市總產值比重13.07%。

文旅產業活力迸發——

游在銅仁是什麼體驗?

是一河碧水繞城郭與古城青瓦共繪的山水長卷,是梵淨金頂雲瀑奔涌時直擊靈魂的震撼,是朱砂古鎮一磚一瓦的厚重歷史底蘊……銅仁青山綠水相輝映,自然人文相交融,四時有景四季宜游。

“中南門之夜”超4億全網曝光量、全年舉辦文化活動1691場次、完成梵淨山科普研學、中南門文化研學等34.9萬人次、來自全國各地1.5萬余名運動員來銅參賽……從“中南門之夜”“梵馬”IP打造出一場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賽事,是銅仁“以文促旅、文旅融合”的生動實踐。

2024年銅仁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和資源稟賦優勢,堅持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不斷豐富文旅、體旅、農旅融合新業態,探索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彩、深度體驗的旅游產品,全市文旅市場游客接待量再創新高,彰顯出蓬勃生機與活力。數據顯示,銅仁全年接待國內游客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分別增長14.5%、15.7%,增速全省排名第1。

向新、向綠、向好、向強!一系列“進”的勢能在奮力突圍、一系列“新”的力量在拔節生長,銅仁高質量發展結出累累碩果。

鉚足干勁:項目加速“落地生金”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強大“推進器”。

2024年2月18日,銅仁市2024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大龍開發區紅星電子鋰電池再生利用生產線建設項目現場舉行,總投資242.6億元的246個重大項目從春日出發,跑出全年項目建設接力跑的“第一棒”。

這一年,全市各地區各部門凝心聚力,在抓項目拼經濟主戰場上奮楫爭先,沿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把既定目標付諸行動、見之於成效——

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花灘子水庫工程開工儀式在思南縣舉行,貴州銅仁萬山風電智造總裝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萬山區舉行,銅吉鐵路(貴州段)建設動員大會暨全市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召開。

貴州大龍年產25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園項目為銅仁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再添新翼,石阡縣東潤清能風電項目建成投用后將助力銅仁新能源產業發展,天然氣管道縣縣通工程中心城區實現通氣。

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G242、烏江渡至龔灘三級航道等93個項目開工,銅仁市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石阡頂董坡風電場等44個項目建成投用……

從數字基建到民生工程,從交通樞紐到能源基地,求速、求質、求效,持續發力的重點項目蓄積著銅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銅仁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項目為王”鮮明導向,正以隻爭朝夕的干勁、爭分奪秒的拼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涵蓋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化”領域,以及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板塊,以項目建設提質提速推動銅仁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勢增能。

這是大抓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力証”。2024年銅仁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投資質效不斷提升,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5.92億元,增長19.6%,排全省第1位,投資成效扎實穩固。

一方面是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一方面是招商引資馬不停蹄。

招商引資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銅仁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理念,圍繞六大生態產業,不斷優化產業鏈圖譜和在建項目、在談項目、擬招企業清單“一圖三清單”,深入推進產業大招商行動,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駐地招商等,企地多次牽手、實現雙向奔赴,全市招商引資取得新的突破。

面對項目所需、企業所盼,促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銅仁堅持創新服務機制、完善保障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惠企政策落實落地,通過整合、優化審批環節,對項目立項審批、征地拆遷、資金籌措、政策扶持、工程建設、設備安裝、竣工投產等實行全周期服務,保障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項目落地落實,全力把施工圖變成實景圖,進一步吸引優質企業到銅仁投資興業,推動重大項目落地落實。

回望鏗鏘足跡,發展路徑愈加清晰——必須樹牢大抓項目、大抓招商的鮮明導向,持續優化投資環境,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牽引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向暖向實:民生溫度“可感可及”

鮮明的民生底色,是一座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

車站人流摩肩接踵、景點商圈人頭攢動、街頭巷尾車水馬龍……伴隨著一樁樁民生實事在銅仁落地生根,讓“穩穩的幸福”生活觸手可及,這是願景,更是行動——

萬山區守信中路正式開工建設,成功打通了義烏城至仁山公園的斷頭路。

27個智能公交站台(碧江區15個,萬山區12個)建設順利完成。

完成地下管網建設510.23公裡,實施海綿城市項目6個,全市新建步道5560米,提級改造步道7.5公裡。

聚焦“兩改兩治理”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年完成廁所革命40222戶,累計完成1783個農村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市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行政村覆蓋率達100%。

……

2024年,銅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兜牢基本民生底線,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推動民生保障工作實現跨越發展,切實把民生發展成果落實在銅仁大地上。

這是“獲得感”不斷增強的一年——

就業是民生之本。銅仁始終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民生頭等大事,通過高位推動、戰略引領、政策扶持,有效推進就業創業。新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萬余人,促進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46.06萬人、易地搬遷勞動力就業14.5萬人,完成技能培訓2.28萬人次。

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銅仁瞄准教育最薄弱領域和困難群體,精准發力開展教育扶貧,建立了覆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立體式、全方位教育扶貧體系,資助范圍實現了“各學段、公辦民辦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2024年,全市義務教育適齡少年兒童失學輟學保持“動態清零”,資助學生72.07萬人次、4.74億元。

醫療保障不斷加強。銅仁秉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理念,大力推動市、縣、鄉、村四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均衡布局,醫療機構積極引入數智化技術,推動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二級醫院數量領跑全省,縣級醫院二級甲等醫院達100%,鄉鎮(街道)、村(社區)覆蓋率達100%。

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完善。銅仁積極探索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集體互助、家庭互動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建設。全市建設運營覆蓋50余個村(社區)的老年助餐服務點30個,惠及農村社區2.5萬余老年群眾,建成農村互助幸福院1588個,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80余個,鄉鎮(街道)層面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100%,城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初見雛形,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這是“幸福感”持續累積的一年——

推窗見綠,出門入景,藍天白雲碧水青山已然成為銅仁的“底色”。

2024年,銅仁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1%,縣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9.1%,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

這是銅仁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交出的一份“綠色答卷”。

實施改造城鎮老舊小區96個23838戶,完成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和住宅小區更新電梯73台﹔完成棚戶區改造1736戶,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375套,實施城市危舊房改造93套……這一年,社區“舊貌換新顏”,居民幸福感“滿滿當當”。

從教育到醫療,從就業到養老,從環境到住房,一樁樁、一件件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具體事,可見、可觀、可觸、可感,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帆滿風勁正當時,行穩致遠啟新程。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全市上下必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乘勢而上,真抓實干,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銅仁新篇章!(圖/文 郝從建、田莉莎)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