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文旅繁花競芬芳 山水如畫醉游人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5年02月21日15:13 |
小字號

一易春秋,風華正茂﹔一載耕耘,碩果累累。

從梵淨山的巍峨壯闊到錦江河的潺潺流水,從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到現代研學旅游的蓬勃興起,從圖書館的氤氳書香到文化集市的人間煙火……

剛剛過去的2024年,在銅仁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銅仁市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於歷史與現代的交織中,在文化傳承與旅游創新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奏響了一曲高質量發展的激昂旋律,讓“詩”與“遠方”在這片土地上完美交融。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回眸2024,銅仁市文體旅游業發展卓著,各行各業如星辰璀璨,共同點亮銅仁市文體旅這片浩渺市場。

這一年,中南門之夜引爆網絡,收獲億級流量﹔

這一年,梵淨山馬拉鬆吸引萬人奔赴,掀起全民健身熱潮﹔

這一年,“黃小西,吃晚飯”成為貴州旅游的頂流,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的銅仁梵淨山,接待游客再創歷史新高,並躋身世界旅游名山之列﹔

這一年,《雲在江口》入圍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電視劇《沸騰的群山》《春風化雨》在央視等平台播出,讓人們關注到了銅仁萬山從資源枯竭邁向綠色崛起的故事和銅仁的美食、美景和人文﹔

這一年,銅仁籍運動員伍洪良在巴黎殘奧會上勇奪亞軍﹔

這一年,銅仁在各種新開辟的線路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裡徜徉,不斷刷新銅仁的文旅“榜單”……

驚艷:在梵山淨水間品人間煙火,尋詩和遠方

群藝展演的演員們粉墨登場,非遺巡游賺足眼球,金錢杆靈動揮舞、舞龍燈威風凜凜、花燈流光溢彩,一項項非遺瑰寶接連亮相中南門,讓市民與游客近距離領略非遺的迷人風姿,仿若穿越時空,沉浸於銅仁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

這是銅仁在中南門舉行的跨年活動,與此同時,跨年電影、火龍游江、飛天鳳凰等配套活動,光影交錯、煙火升騰,引得現場觀眾驚嘆連連,歡呼不斷。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銅仁市持續推動“中南門之夜”“梵馬”IP打造,常態化開展周末非遺秀、非遺巡游、非遺展示、百姓大舞台、露天電影等活動,採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聯動的形式持續擴大流量,讓流量變留量、讓留量變增量。

據悉,2024年,“中南門之夜”累計曝光量超過4億次,網絡熱度多次位列貴州省第一,推動中南門實現接待游客973萬人次,實現熱度與效益雙增長。

2024年9月26日,在黔西南州召開的2024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上,國際山地旅游聯盟發布並授牌了首批14座“世界旅游名山”,梵淨山名列其中,又擁有了一張“金字招牌”。

梵淨山有著很多世界級獨特資源,是世界自然遺產地、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國家5A級旅游景區、佛教文化名山、天然氧吧等,具備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的比較優勢。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曾在推文裡點贊梵淨山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美麗”。

梵淨山是銅仁最靚麗、最有標志性的IP。與其自然景觀相映成趣的,是獨特的人文環境。在這裡,古老的寺廟、佛塔、石碑講述著悠久的歷史故事。山腳下,居住著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各族人民,無不展現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梵淨山下、太平河畔,映入眼帘的古朴民居,青瓦木牆,錯落有致,這就是有著“中國土家第一村”之稱的江口縣太平鎮雲舍村。近年來,依托梵淨山綠色旅游資源優勢,雲舍村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農家景、享農家樂”為特色,做強鄉村旅游產業,讓當地群眾吃上了“旅游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近年來,銅仁市著力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依托梵淨山品牌,統籌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做好生態保護與適度旅游開發,發展綠色旅游,吸納周邊群眾1000余人到景區就業。據統計,目前梵淨山旅游區內旅游經營主體達1500家,旅游從業人員達3萬人。

傾心:在歷史與現代中深度體驗傳承和創新

黔東大地,千山涌綠,萬物並茂,希望升騰。

這裡歷史文化璀璨,湘楚文化、巴蜀文化浸潤融合,遠古遺址、銅鉦、牙璋,記錄著幽幽古色之文明,承載千年歷史滄桑。

這裡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風淳朴,德江儺戲、石阡說春、思南花燈、鬆桃苗繡、玉屏簫笛、印江書法融歷史之沉澱,集民俗之神秘多元。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這裡紅色文化閃耀,孕育了周逸群、曠繼勛等革命先烈,黔東革命根據地是紅軍長征前全國八大革命根據地之一,讓這片土地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立足保護,放眼創新,才能讓文化遺產更有生命力,活得更生動,更有韻致﹔挖掘價值,合理利用,方可讓文化遺產融入生活,活得更有煙火氣。

近年來,廣大干部群眾借山水之靈氣,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在歷史與現代交融中做好傳承與創新。

——印江精心策劃“梵淨西游記·印江有好戲——鄉當好耍”文旅主題活動。該活動以“村戲”為媒,在縣城搭建群眾舞台,將民俗樂器《八音迎春》、非遺花燈小戲《拜年》、土家習俗開財門、歌舞小品《麥克孃孃》等節目搬上舞台,通過鄉鎮牽頭組隊,深度挖掘鄉村人才,展現印江文旅魅力。

——玉屏侗族自治縣憑借“中國簫笛之鄉”的文化品牌,精心策劃了“簫笛文化節”,在“簫笛文化節”期間,舉辦了簫笛制作技藝展示、簫笛音樂會以及簫笛文化論壇等一系列精彩活動。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以“中國土家山歌藝術之鄉”為文化標識,深入挖掘土家山歌的文化精髓,塑造了“山歌+旅游”的特色品牌。借助烏江山峽的壯麗景色,舉辦“烏江山峽·土家歌會”等文化活動。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德江縣地處“黃金水道”烏江沿岸,從纖夫古道到船工號子的千古絕唱﹔從先賢田秋摩崖石刻“黔中砥柱”到楓香溪會議會址……多元文化在這裡相融相生,立足德江豐富的文旅資源,打造德江文旅IP形象。德江縣精心策劃了“音樂時光網絡直播”系列活動,以“音樂時光大舞台”為媒,通過文化搭台、政府服務、群眾唱戲,展示德江人文風物,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其成為真正的“百姓大舞台”,讓“德江之音”火爆出圈。

一年來,文化遺產保護擔負新使命。獲批文物保護項目22個資金2348.5萬元、博物館紀念館等場館免費開放補助資金976.9萬元、萬山汞礦遺址安防項目經費350萬元,全市17個備案博物館共接待游客205.49萬人次,同比增長10.1%。編制銅仁川主宮修繕等項目計劃書12個,萬山汞礦遺址雲南梯加固項目已獲國家文物局立項批復。

非遺傳承邁出新步伐。獲批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46項52處、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80名。開展“非梵銅行·遺路有禮”非遺文創大賽,收集150個類別1000余件優秀非遺文創作品。

……

在這裡,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現代創意交相輝映,集紅色文化、科普文化、生態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等於一體的文化大觀園足以讓你傾心無限。

忘返:在文旅融合中身心融入“一步一景”

飛越絕美梵淨山,似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跨過亞木溝、朱砂古鎮,烏江水系,這裡山水風光渾然天成,山川壯美、河流縱橫、溫泉氤氳、茶園綠濤,集自然之精華。

以國道354為基礎,“G354銅仁梵淨山世界自然遺產地風景道”將各類旅游資源有機銜接,“一步一景”串聯起沿途自然人文景觀。

游客從燈火輝煌的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出發,一路山水相伴。古村古橋、古樹古井相得益彰,漁舟唱晚、裊裊炊煙盡收眼底。依托G354線碧江至江口公路段與梵淨山馬拉鬆賽道相互交織,讓游客暢享“人在景中跑,更似景中游”的體旅融合盛宴……讓人流連忘返的是,銅仁依托“文旅+”這一發展模式,能讓人在這“一步一景”中收獲無限驚喜。

一年來,全市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和資源稟賦優勢,大力推進文旅融合、體旅融合、康旅融合,圍繞梵淨山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朱砂古鎮創建4A級景區,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文化旅游企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創新旅游產品,持續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讓更多的人知道銅仁、愛上銅仁、走進銅仁。

——以賽事為引擎,高規格舉辦兩場“梵馬”全國賽事,高品質舉辦“奔跑吧·銅仁”迎新歡樂跑及行業協會歡樂跑14場、“梵馬”周末歡樂跑(夜跑)24季,帶動思南環烏江半程馬拉鬆、石阡仙人街越野賽等路跑賽事發展。據統計,僅冬季“梵馬”參賽和觀賽人數就達6.15萬人次,賽事拉動消費8560余萬元,帶動消費總額5.17億元。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銅仁市2024年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助推銅仁城市籃球聯賽、莞銅籃球聯賽(FBA)等全民健身賽事蓬勃發展,體育旅游成為銅仁旅游新的增長點。

——江口縣圍繞梵淨山森林康養民宿集群做文章,將鄉村民宿旅游與民族民俗文化相結合,打造“民宿+”的個性化名片。通過構建民宿+鄉愁故園、民宿+傳統美食、民宿+侗家文化、民宿+非遺等模式,豐富旅游業態,提升游客體驗感。

——石阡縣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打造“溫泉+山地”旅游產業,通過大力招商引資,建設多個溫泉旅游綜合體,開發特色旅游商品,完善景區配套旅游設施,以“溫泉+”產業激活全縣康養旅游融合發展。據介紹,2024年石阡預計接待游客476.49萬人次,同比增長20.99%﹔旅游收入預計達47.62億元,同比增長22.1%。以佛頂山溫泉小鎮、石阡古溫泉景區為主的兩個溫泉景區目前已接待游客69.22萬人次,較上年同期增加15.67萬人次。

——創建旅游品牌有力。獲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家、“2024年全國文化和旅游裝備技術提升優秀案例名單”1家、“貴州第三批酒旅融合景區”1家、省級重點村鎮12個。依托全省“萬企融合”大行動,培育大數據與旅游業融合標杆項目3個。

——不斷壯大經營主體。全年新增上規入統涉旅經營主體共22家(其中限上住宿7家、限上餐飲14家、規上娛樂1家)。

——世界級景區培育建設有序。《梵淨山世界級旅游景區總體規劃》通過市級相關會議研究審核並上報省文旅廳並獲通過。積極開展梵淨山世界級旅游景區培育申報。

……

“青山不語花含笑,綠水無聲鳥作歌”的生態新景,是銅仁文旅發展的一張金牌。

“錦繡山川滿目春,金山銀山日時新”的發展新願景,是銅仁答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一張時代答卷。

這一方山水,承載著銅仁的“詩與遠方”,黔東兒女歡迎您來,一起登梵淨靈山、泡養生溫泉、跑生態賽道、嘗特色美食、住醉美民宿、品古韻非遺、觀盛世龍燈、享快樂人生。(圖/文 楊巧麗、冉小雪)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