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七星關區:致公黨中央傾情幫扶 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致公黨中央貫徹落實統一戰線“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畢節工作方案,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多形式、多舉措助力七星關區農業產業、光電產業等高質量發展。七星關區緊緊抓住機遇,結合實際,不斷創新工作機制,主動作為,認真履職,推動各項幫扶工作任務落地見效。
致公黨中央協調引進深圳市聯尚科技有限公司與貴州致福光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入駐七星關經濟開發區致福光谷產業園區。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初春時節,走進七星關區田坎鄉白沙河村,漫山遍野的柑橘樹、橙子樹郁郁蔥蔥,剛結束上一季果實採摘的果農們正穿梭於果林間,忙著給果樹修枝、施肥、除草。
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優勢,白沙河村大力發展柑橘種植這一“甜蜜事業”,並成為全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目前全村參與種植柑橘的農戶共410余戶,總面積4500余畝,年產值1500萬元左右。在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上,有一片百畝致公果園備受矚目。
朱昌鎮雙堰社區“烏蒙玄鳳”的智慧養殖基地。周海東攝
“這片果園是致公黨中央號召致公黨上海市委會參與打造的特色農業項目,他們邀請專家在我們村開展優良品種嫁接,預計今年就會挂果。”田坎鄉白沙河村黨支部書記王作樓說。
白沙河村柑橘種植歷史悠久,品種逐步老化,且採收季節單一,制約產業發展。2022年,致公黨中央上海市委閔行區委了解到白沙河村這一發展瓶頸后,便根據白沙河村的實際地理環境,為其提供優良品種苗木、果園管道物資等幫扶,成功種植100畝赤橙。2023年,致公黨上海市委閔行區委邀請專家到白沙河村開展柑橘嫁接技術指導,完成倫晚臍橙、九月紅嫁接200畝,並積極發揮“造血”功能,為當地群眾培訓嫁接技術100余人。
“現在致公黨上海市委閔行區委免費為我們提供枝條,果農們都會自己嫁接了。村傳統柑橘的產收季節是11月至次年2月,改良后的赤橙在每年1月中旬上市,倫晚臍橙4月上市,九月紅9月份上市,可以讓果農實現一年四季都有收入!”王作樓說。
貴州聯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對柑橘產業的技術、資源幫扶只是縮影。近年來,致公黨中央號召全體致公黨員參與到助力七星關區鄉村振興中來,聚焦七星關區農業產業發展實際,聯引資源注入七星關,為七星關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2015年5月,在致公黨中央、致公黨貴州省委的積極協調和大力支持下,七星關區引進致公黨中央“致福”品牌工程——“貴州致福光谷產業園區”正式成立。為了更好地以科技創新促進致福光谷光電產業的發展和配套,2017年,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促進成果轉化的貴州省光技術聯合創新與服務中心(下稱光創服務中心)正式成立。
貴州省光技術聯合創新與服務中心。
走進光創服務中心,光度學檢測室、色度學檢測室、環境及可靠性實驗室、電學檢測實驗室、光環境評測室以及材料實驗室等檢測研發實驗室高端大氣,實驗人員正熟練地操作著各種實驗器材,進行燈具空間顏色參量、光度、光強、光通量等性能參數的檢測。
貴州致福光谷光創服務中心負責人何啟鵬介紹,在致公黨的幫扶及專家團隊的指導下,2017年以來,光創服務中心建成了CNAS國家檢測認可實驗室,為園區的光電企業提供質量檢測,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積極開展光學前沿技術研究,承擔科研項目10余項,獲得的專利技術有20余項,同時通過專利技術的轉化和應用,於2024年新增孵化企業8家,截至目前孵化和入駐的企業有13家。”
目前,該光創服務中心共有高精密設備145台,已建有一流檢測研發實驗室9個,目前是貴州省乃至西南光電領域唯一具備CMA、CNAS、ILAC-MRA資質的第三方權威檢驗檢測機構,是能夠為企業提供集產品研發、檢測認証、標准立項、技術支持以及產業化為一體的全方位、高水平的技術服務平台。
貴州省光技術聯合創新與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正在工作。
近年來,光創服務中心在向畢節高新區光電企業提供質量檢測和技術服務的同時,還面向省外多地開展市場化檢測,並通過專利技術入股、銷售額提成、孵化光電企業等方式,成功實現了國有企業的市場化轉型。
2024年,致公黨中央共聯引各級組織50余批450余人次赴七星關區調研,先后推動實施幫扶項目90余項,涉及資金2234.45萬元。通過聯引知名企業開展項目、提供農業技術支持、聯系資源提供設施設備支持、舉辦致公黨中央產業振興培訓班等,持續採取有力舉措,切實推動幫扶工作落地見效,推動七星關區各類產業高質量發展。(圖/文 劉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