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健康夢 攜手共繪新藍圖
致公黨中央助力貴州七星關區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

初春的七星關,陽光明媚。走進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中醫婦幼集團醫院,映入眼帘的是寬敞明亮的門診大廳,先進的醫療設備整齊排列,患者們井然有序地排隊就診。這幅充滿生機的畫面,正是致公黨中央傾情幫扶七星關區醫療事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七星關區中醫婦幼集團醫院,先進的醫療設備。
“聽了別人的推薦,才帶著妻子來到區中醫婦幼集團醫院待產的,來了以后,無論是從醫生的專業程度還是醫院的整體環境,我們都很滿意!”來自重慶市的李先生正抱著剛出生的寶寶,一臉笑意地說道。
健康是民生之本。自致公黨中央對口幫扶七星關區以來,始終將醫療衛生事業作為幫扶重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整合資源,精准施策,為七星關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義診活動。
自2023年10月起,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河南省委會主委司富春每個月都會到七星關區中醫婦幼集團醫院坐診,不少病人專程提前從其他地方趕來,由於求診人數不斷增加,司富春還會開設夜間門診,為病人診療。
“我們區中醫婦幼集團醫院自開診以來,致公黨中央不斷匯聚黨派醫療資源,強化醫療技術幫扶,聚焦我院人才匱乏、專業技術水平不高、科室建設緩慢等現狀,幫助我們在人才隊伍建設、診療水平提高、科室建設健全等方面不斷取得成效,切實推動七星關區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七星關區中醫婦幼集團醫院副院長唐玲介紹。
近年來,致公黨聯引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第二附屬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8家優質醫療機構通過挂牌、派駐專家、專科聯盟、科室共建等方式,對區中醫婦幼集團醫院進行幫扶。同時,聯引企業投資補齊醫院緊缺設備,目前已完成3200萬元的設備採購。此外,聯引北京同仁堂與區政府簽訂《合作共建協議》,緊扣“業務賦能、文化賦能、醫療人才賦能、供應鏈賦能、互聯網醫院賦能”五大目標,從運營管理、文化建設、人才培養、優質中藥材和互聯網信息等方面給予醫院幫扶支持,推動合作共建。
通過幫扶合作,該院服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學科建設持續向前發展,診療服務能力明顯增強。2024年,醫院門診量31.88萬人次,環比增長115.42%﹔出院2.27萬人次,環比增長89.82%﹔中醫門診量4.15萬人次,環比增長443.64%。
另一邊,在七星關區人民醫院的致公名醫工作站遠程門診室內,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熙教授團隊成員,正細致耐心地為七星關市民線上看診。
良好的就醫環境。
“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知名專家的診療服務,真是省錢省時又省心。”患者陳女士入院后,因病情特殊,在主治醫生的幫助下,成功預約了該專家的遠程門診。
這也是致公黨中央深入推進衛生健康領域對口合作工作,以新質生產力助力診療水平升級,讓七星關區百姓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落地的又一便民惠民新舉措。自去年6月起,七星關區人民醫院就開通了北京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遠程門診和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熙教授團隊遠程門診,每周二下午和每周四上午常態化開診,截至目前,已診療病人300余人次。
北京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為七星關老百姓診療。
“遠程門診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通過上級醫院的診斷和建議,大大減少了患者的時間和費用成本。”七星關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熊建智告訴筆者,在陪診過程中,對於他們醫生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診療能力,還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致公黨中央的傾情幫扶下,去年12月,七星關區人民醫院成功晉級為三級綜合醫院,標志著該院在醫療技術、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醫院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也代表七星關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邁上新台階。
“致公黨通過技術引進和醫療幫扶提升了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並通過聯引資金和資源實施了一系列幫扶項目,促進了醫院的硬件和軟件建設﹔更重要的是協調了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對我們醫院實施了對口幫扶工作,為醫院成功晉級為三級綜合醫院提供了有力支持。”七星關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劉詠梅表示,醫院將以更加積極、主動、進取的精神狀態,對接落實好幫扶合作的各項工作,找准自身優勢和實際需求的契合點,持續鞏固深化幫扶合作成效,為全區人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七星關區人民醫院的致公名醫工作站遠程門診室內,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熙教授團隊成員,正細致耐心地為七星關市民線上看診。
同心筑夢健康路,攜手共繪新藍圖。相信在致公黨中央的持續幫扶下,七星關區醫療衛生事業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圖/文 邱夢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