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省人民醫院骨科團隊在春節期間連續完成4台高難度急診手術

2025年02月08日15:4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2025年春節期間,貴州省人民醫院骨科醫護團隊連續完成了4台急診手術,其中包括兩台四級高難度關節翻修術,為患者重啟健康之門,展現了省醫骨科在復雜創傷救治及關節翻修領域的技術實力與應急處置能力。

據了解,73歲的患者盧奶奶因摔傷導致左膝關節假體周圍骨折,於深夜入院急診。7年前,她曾在貴州省人民醫院完成初次左膝關節置換術,此次受傷后全家毅然從安徽省返黔求治。經檢查,盧奶奶患有合並高血壓、腦梗死、重度骨質疏鬆等12項基礎疾病,手術風險極高。骨科孫立主任團隊經多學科會診,於1月30日實施“左膝關節假體翻修+股骨骨折內固定+韌帶重建”手術,成功解決了假體鬆動與骨折雙重危機。

同日,69歲的郭女士因左髖關節假體周圍骨折(Vancouver B2型)緊急入院。17年前,她同樣在省醫骨科完成初次髖關節置換。面對骨折線緊貼假體、骨量嚴重流失的復雜情況,骨科孫立主任團隊精准實施“全髖關節翻修+骨折復位內固定術”,為患者重建受傷的髖關節。

“看到監護儀上的生命體征平穩,比收到任何拜年短信都讓人安心。”術后,連續三年春節值守的主任醫師陳龍道出了醫護人員的心聲。

手術現場。

手術現場。

春節期間,骨科團隊還接診兩例嚴重手外傷患者。41歲的趙先生因刀砍傷致左手中指完全離斷、環指不完全離斷,合並頭面部開放性損傷及顱頜面骨折。骨科醫護團隊於2月4日深夜連續奮戰4小時,完成斷指再植、腮腺導管探查及面部精細修復。

另一例50歲患者胡先生右手食指完全離斷,骨科團隊僅用2小時完成殘端精准修整,最大程度保留手部功能。當城市夜空被煙花照亮時,手術室走廊裡匆匆穿梭的身影構成了別樣的“年味”。剛完成4小時斷指再植手術的副主任醫師雷彥文脫下被汗水浸透的手術衣,笑著展示手機裡科室准備的“手術室年夜飯”——盒飯上貼著“健康平安”的紅色剪紙﹔護士羅竹君將患者家屬送來的“福”字貼在護士站,她說這是最珍貴的新年禮物。

目前,4位患者均恢復良好,已轉入康復階段。

孫立介紹,關節翻修手術如同在“廢墟”上重建“大廈”,需要毫米級的精准,兩位關節置換術后患者跨越時空的信任,既是壓力更是動力。四級手術是外科領域最高難度級別的手術,對團隊的技術儲備和應急能力都是極大考驗,在這四例高難度急診手術聯合救治中,團隊成功實施了涵蓋骨科三大核心亞專業(關節外科、創傷骨科、手顯微外科)的復雜病例處理,不僅充分檢驗了醫療團隊在亞專科領域的綜合技術實力,更全方位展現了現代化醫院多學科協作機制(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核心價值。

省醫麻醉科團隊在此次救治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關鍵作用。麻醉科副主任方開雲在接到急診通知后15分鐘內即啟動快速響應機制,統籌調配包括自體血回輸系統、超聲引導神經阻滯設備在內的尖端麻醉資源。其團隊創新採用“階梯式人力配置”模式,通過“二線麻醉醫師-麻醉總住院醫師-麻醉一線醫師-護士的多級”協同架構,在保障急診手術同步開展的同時,預留應急處理小組應對術中突發狀況。針對骨科手術特有的挑戰,麻醉團隊提前制定了個體化應對策略:比如運用目標導向液體治療(GDFT)優化循環管理、通過加溫毯聯合輸液加溫系統有效預防術中低體溫相關並發症等。正是有了麻醉科這樣專業的平台,科室與臨床深度協作,才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貴州省人民醫院骨科作為國家重點專科,西南地區優勢學科,近年來年均完成關節置換手術1500余例,其中關節置換日間手術近500例,關節翻修手術上百例。(圖/文 貴州省人民醫院)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