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織金:山村非遺博物館成了春節期間打卡點
2025年02月07日09:57 |

春節期間,織金縣上坪寨鄉八寨村的三危山非遺博物館成為了當地群眾的打卡點,省內文化愛好者和周邊村寨返鄉過節的苗族同胞,利用假期,到博物館參觀學習,咨詢探討。
“這些苗繡圖案我從小就會做,但不曉得什麼意思,隻知道是祖輩一代傳一代下來的,今天才懂每一個圖案都有它的意義。”
“通過參觀,我對苗族非遺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認知。”
“通過這次參觀,我深刻體會到了苗族非遺的魅力和價值,也認識到了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應當倍加珍惜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努力讓它們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據了解,三危山非遺博物館是畢節市織金縣上坪寨鄉八寨村石板房組農民何易隆歷時24年,經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備案確認,自主挖掘整理和傳承保護非遺項目的一家民辦非國有博物館。涉及苗族軍事器械、傳統器樂、傳統染織繡工藝、古籍古歌、喪葬文化、文物碑拓和地方古跡以及農耕文明器具等。博物館保護傳承非遺項目25項﹔自行挖掘整理、自主申報並進行自我實體保護傳承非遺項目9項﹔收藏非遺文物385件(套)。同時,苗族蠟染刺繡紋樣等400多項文化創意作品申請了版權保護。
“從大年初一開始,每天幾十上百人,連聲音都給講嘶啞了”。何易隆告訴筆者,博物館建館以來,經過不斷的規范建設,博物館躋身2024年度貴州省非國有博物館藏品檔案建設情況考評獎補前十位,還被畢節開放大學推薦申報為市級社區教育示范基地。
據統計,從大年正月初一到初七,博物館共接待客人685人次。(熊江)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