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25貴州兩會
貴州省政協委員李漢華:“小球”背后蘊藏鄉村振興“大”思路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025年貴州省兩會已開幕,人民網推出兩會系列訪談,傾聽代表委員聲音,持續關注兩會熱點。1月18日,貴州省政協委員、貴州亞獅龍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漢華圍繞“延伸羽毛球產業鏈條、促進鄉村振興發展”這一話題接受人民網採訪。
“目前,全球每10隻羽毛球,就有1只是錦屏造。”李漢華介紹,2017年,“亞獅龍”落戶貴州省錦屏縣,目前已打造完成總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貴州亞獅龍產業園”。2024年,貴州亞獅龍實現產值5.7億元,2025年的生產目標為7億元,屆時,全世界每5個羽毛球,就有一個產自貴州錦屏。
李漢華參加2025貴州省兩會。人民網 陽茜攝
成熟的羽毛球產業鏈為錦屏鄉村振興帶來了新動力,數據顯示,錦屏縣生態鵝養殖銷售金額達1800多萬元,羽毛球運動裝備制造落戶企業已達12家,羽毛球產業鏈外貿出口額877萬美元。現如今,羽毛球遠銷海外,制作羽毛球的羽毛也成為關鍵,以前錦屏縣的農戶養鵝大多為了賣肉,現在鵝毛成為了致富“新密碼”。
“我們總公司已決定在未來幾年內,將全國的生產基地逐步搬至錦屏,到時候僅羽毛球的產值就可以超過十個億。”李漢華表示,錦屏縣鵝養殖和深加工、羽毛球裝備制造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十分具有吸引力,公司早在2023年就已開始部署產業遷移計劃,下一步還將在錦屏打造亞獅龍的多元化產品,包括羽毛球拍、服裝、箱包、球鞋等,形成羽毛球全產業鏈。
如何實現羽毛球全產業鏈的建成?李漢華有自己的思考,今年貴州省兩會期間,他帶著“延產業鏈條、促經濟發展”的提案來到現場,詳細闡述了羽毛球“上+中+下”產業鏈所需的關鍵步驟與需求。在李漢華看來,目前錦屏縣的養殖鵝數量還需增加,他建議接下來可以借助農業養殖專家的力量,鼓勵農戶多養產毛量高的有機鵝,助力全縣的羽毛球數量增產。
另外,李漢華還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寫進了提案,他表示:“在錦屏,養殖鵝的價值不僅僅隻有那幾根羽毛,企業可以借助品牌優勢,打造帶有品牌標識的鵝相關農產品,讓‘錦屏鵝’這個IP走進百姓餐桌,增強品牌影響力,從而擴大市場競爭力。”
對於錦屏的羽毛球全產業鏈形成,李漢華信心滿滿。除了鞏固好羽毛球生產鏈條,李漢華所在的“亞獅龍”未來還想建造一座品牌運動產品研究院,深耕羽毛球相關產品的研發﹔同時,鼓勵更多當地群眾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舉辦“亞獅龍”杯羽毛球賽,助推鄉村體旅融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