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電力助力紅色美麗村庄更靚了

沿著玉新高速困牛山收費站一路向北,硬化的柏油路繞村串寨,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棟錯落有致的小洋樓,公路兩旁的路燈一盞接著一盞,美麗村庄徐徐展開。
“從沒有公路到進村毛路再到高速通到家門口,從民居各自不一到統一整治,從日落而息到燈火闌珊……”談起今天困牛山村的巨變,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龍塘鎮困牛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鞠華國說:“困牛山村的變化歸功於紅色文化的傳承發展。”
銅仁石阡供電局走進困牛山紅色美麗村庄開展用電服務。任俊旭攝
困牛山,地處武陵山脈深處,曾是一個貧困村。90年前,在地勢險惡的困牛山,一支年輕的紅軍隊伍,從山頂一躍而下,集體跳崖,書寫了紅軍長征中撼人心魄的壯舉。隨著困牛山村紅色故事的廣為傳頌,來村裡瞻仰先烈的游客也越來越多。
游客多了,村裡的農家樂、民宿等隨之而生。村裡開辦“紅色農庄”的蔡朝英說:“想不到我們這裡還有這麼多人來瞻仰和游玩,也想不到自己就在家裡搞起了產業。”
銅仁石阡供電局走進困牛山紅色美麗村庄開展用電檢查。任俊旭攝
產業的興起,村庄的變化,紅軍故事的口口相傳,這片紅色土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鞠華國說:“在村庄建設和產業發展的背后離不開黨委政府,也離不開供電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近年來,為助力困牛山紅色美麗村庄建設,提升困牛山村的供電質量,銅仁石阡供電局對困牛山村開展電網改造升級,同時投資556萬元開展了兩條10千伏線路聯絡工程建設和6個台區工程改造。該村電壓合格率達99.65%,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0.08小時�戶,戶均配變容量達到2.89千伏安,各項指標均超過國家目標值,為困牛山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電力保障。
“為進一步助力紅色美麗村庄建設,銅仁供電局選派我們駐點開展幫扶,結合困牛山紅色文化資源,積極完善該村電力規劃,保障當地群眾和產業用電。”銅仁供電局派駐困牛山村幫扶干部唐飛說。
夜幕降臨,在村庄的路燈映射下,燈杆上的軍號和紅星標志格外耀眼,扮靚了整個村庄,老百姓的生活也越過越紅火。
“平凡的山村,偉大的故事!”走進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苟壩村,粉牆黛瓦的黔北民居,傳統古朴的步道,花草夾雜著泥土的芳香,新時代美麗鄉村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貴州電網遵義播州供電局員工走進苟壩紅色美麗鄉村開展用電服務。陳舉攝
沿著村子裡石板鋪成的小道繞村走上一圈,矗立在村中的“苟壩會議會址”映入眼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參觀。
筆者發現,全村每一棟房屋上都挂著一盞盞馬燈。90年前,中央紅軍的馬燈不僅照亮了漆黑的深夜,也見証了毛澤東挽救紅軍、改寫中國命運的歷史瞬間。
作為全國紅色美麗村庄建設試點,苟壩村以“生態苟壩和美紅村”為定位,高質量打造紅色美麗村庄建設和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成為黔北鄉村靚麗的風景線。
雖然是冬季,“苟壩印象”飯庄也吸引了周邊前來旅游打卡的游客。如今的苟壩村,不僅紅色旅游蓬勃發展,4500畝杜仲中藥材也郁郁蔥蔥。苟壩村黨總支書記呂鬆介紹,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為當地800戶3000余名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鄉親們每戶年均增收可達3萬元以上,苦藥材種出了甜日子。
貴州電網遵義播州供電局員工走進苟壩紅色美麗鄉村開展用電服務。陳舉攝
依托紅色旅游資源以及鄉村產業的發展,苟壩村群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蛻變的背后,是供電部門默默的守護。近5年來,遵義供電局主動作為,超前服務,在苟壩紅色文化旅游景區累計投資近600萬元進行電網改造,架設專線、實施電纜入地工程,並實現“雙電源”供電,為苟壩村的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電力保障。
紅色美麗村庄建設是革命老區人民走向富裕的福音,遠在黔東南州施秉縣白垛鄉白垛村,同樣的場景也在上演。
在白垛村紅色美麗村庄,當地依托紅色文化資源,把黨員黨性教育、特色產業發展、農村治理改造等融入建設中,正在這片紅色熱土上開創“火紅”事業,推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白垛鄉白垛村,南方電網貴州凱裡施秉供電局員工余德林(左)了解紅色美麗村庄建設情況。龍曉東攝
“在不斷提高電網配電能力的同時,我們積極提供個性化用電需求,讓紅色美麗村庄的群眾用好電。”凱裡施秉供電局楊柳塘供電所副所長何奎志介紹,紅色美麗村庄建設以來,實施了10千伏垛慶線智能化改造工程,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新建4台配電變壓器,戶均容量超2.7千伏安,滿足村民的用電需求。
與此同時,施秉供電局還依托“天坑村”黨員服務隊拓展服務,優先實施農村木質房屋涉電安全隱患整治,全力為紅色美麗村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優質、可靠的用電保障。
3月3日,在施秉縣黑沖紅色美麗村庄建設現場,施秉供電局鄉村振興電力服務隊了解低壓線路入地改造情況。雷光杰攝
圍繞紅色美麗村庄建設,貴州電網公司制定了村庄配電網規劃,不斷鞏固和提升紅色美麗村庄電網保障水平。貴州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滿足建設用電需求、消除台區重過載低電壓和改善村容村貌為主,投資近6000萬元建設配電網項目160余個,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色美麗村庄建設,就是要把紅色資源運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高質量建設紅色美麗村庄,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陳舉、陳廈華、任俊旭、韓涵、雷光杰、陳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