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千年古鎮
隔江眺望,一座峭壁懸崖之上的古鎮,三面瀕河臨壑,晨霧裊裊,若隱若現。由數百根圓木支撐在岩石上的木質懸空吊腳樓,一棟棟參差不齊,錯落有致,古朴而險峻,令人驚嘆不已。此時,群山靜謐,一隻水鳥展開翅膀,劃過水面,一棵蒼勁的青鬆挂滿晶瑩的珠露,倒映在河面上像一艘遠去的帆船。建於岩石上的千年古堡,仿佛才從晨曦中醒來,正等待著人們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這裡是位於赤水河中游川黔聞名的貴州丙安古鎮,古稱丙灘場,始建於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歷史上的丙安古鎮是赤水通往遵義和貴陽的官商古道,也是滇川黔往來鹽船和商家的必經之地,被稱為“明清建筑與歷史的活化石”,又有“千年軍商古城堡”之稱。
丙安還是一片流淌著紅色基因的革命沃土。遵義會議后,紅一軍團曾駐扎於此,留下了許多紅軍故事。
天氣漸晴,一縷陽光穿過雲霧照射下來,經過雨水洗淨的天空,此時溫暖又明亮。眼前,一架鐵索吊橋橫跨在河的兩岸,光芒與水汽將它交融成一道彩虹,我駐足凝望時,光亮也恰好將我籠罩其中,全身暖融融的。
我佇立在丙安紅軍渡口紀念碑前,碑下青草依依,勇敢又倔強。抬頭望去,橋頭上“長征”兩字尤其醒目,仿佛歷史長河掀起一道漩渦,在這裡濺起絢麗的波瀾。站在搖搖晃晃的橋上,橋下便是當年的渡口,河底暗礁藏匿,水流湍急,險象環生。遙想當年,軍旗獵獵,戰馬嘶鳴,處於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形勢下,紅軍戰士在這裡北渡赤水河,直取復興場,夜襲風溪口,軍號響亮,前仆后繼,為勝利打開一條又一條的通道,是何等的英勇壯烈。硝煙雖已遠去,但歷史不能忘卻。
翻開歷史,赤水河史稱“仁岸”,是整個貴州“川鹽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自古就是“川鹽入黔”的黃金水道。運送川鹽的船隻航行至此處后,受大丙灘阻礙,需要將貨物由船上卸載,再由人工搬運越過險灘,或由人背馬馱,運往周邊和貴州腹地。歲月不復,隨著潮起潮落,不知道留下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
穿過吊橋,在陽光的照射下,原本濕漉漉的石階仿若煥發了生機,一株不知名的小花在我們腳下探出腦袋。在這條陡峭的鹽道上,危石斑駁,記錄著無數“背子客”匍匐前行的身影,他們終年以背運鹽塊為生,以此換取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可盡管如此,他們卻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當地流傳著這樣的俗語:“好個大丙灘,凶險惡如狼﹔灘上黑風起,灘下靠鹽船﹔招呼背子客,快把鹽巴轉﹔天天背鹽巴,頓頓喝淡湯!”道盡了背子客的悲慘命運。直到工農紅軍到來,那樣的日子才一去不返。
紅軍的到來,為古老的丙安古鎮增添了紅色的光輝。如今,這裡有紅軍竹、紅軍菜、紅軍樹,還有紅軍留下的軍大衣和油紙傘,紅軍愛護老百姓的故事數不勝數,口口相傳,經久不息。隨便指著一塊紅軍休息過的大石頭,都能在當地人口中聽聞一段傳奇的故事。故事走心,日子就像一場輕鬆的旅行。
拾級而上,經太平門進入古鎮,陽光透過狹窄的一線天照射下來,形成一條巨大的光柱,將天地連接在一起。穿過光柱,踏著葫蘆街幽長而狹窄的石板路,沿著陡峭的坡勢曲折迂回,十分有趣,疑似無路,又峰回路轉豁然開朗。真稱得上是別有洞天,又入畫卷。
街道兩旁,是一棟棟連戶共壁、青瓦蓋頂、鱗次櫛比的民居,門前安詳的老人、嬉戲的小孩隨處可見。在或寬或窄的屋檐下,雨滴未干,清風入屋,當年困乏的紅軍就和衣臥在下面的青石板上休息,並不入室擾民。我想象著當年長夜漫漫中,紅軍戰士伴著陣陣竹海濤聲入眠的景象。這樣一支紀律嚴明的隊伍,必然會取得勝利,也更能獲得民心。
在這裡,“丙安紅一軍團陳列館”和“耿飚將軍生平展示廳”是游人必去瞻仰的地方。一群小學生手裡拿著小紅旗,在老師的帶領下魚貫而入,他們睜大了眼睛,瞧著一件件老物件,顯得不可思議。如今,大刀、火藥槍和搭浮橋時用的鐵鏈等物品,已經離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越來越遠,但那一段段英勇激烈的革命故事,卻依然熾烈,傳頌不絕。
陽光翻過遠山,暮色漸漸降下身段,吊腳樓裡飄出了陣陣飯香,聽聞誰家在呼喚小兒吃晚飯,回應媽媽的童音由遠而近,時光靜謐,幸福不言而喻。舉目四下,沿街的小吃舉不勝舉,地方特色蕨粑炒臘肉、炒筍絲、野菜或是水豆花,隨便點一道,完全能滿足挑剔的味蕾。一眾外地游客,品嘗著美味,計劃著下一個旅程。紅軍曾經答應過遵義的老百姓,要讓他們吃飽飯,還要過上好日子。沿著遵義的紅色足跡,在秀麗的山水之間,一定能尋到滿意的答案。
再往前就是東華門了,兩旁挂著紅紅的燈籠,像成熟的柿子。一條長階梯通往懸崖底下的雙龍橋,水漫橋身,涓涓細流。橋身上雕刻著兩條栩栩如生的石龍,它們守望了千年。
歷史早已經斗轉星移,時代不斷發展,如今人民豐衣足食。極目眺望,一座橫跨赤水河的公路橋,出現在古鎮上游的大丙灘之上,原本的天險已然變成了坦途。
原刊於《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1月16日 第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