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豐碩!科技成果展覽展示暨供需服專場路演活動圓滿收官

1月10日,貴州科學城科技創新暨“四城”聯動交流周系列活動之科技成果展覽展示暨供需服專場路演活動——“新能源、新材料”專場在貴陽高新區鏈·世界展廳舉行。
路演現場,中南大學、貴州大學、貴陽學院、貴州省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機構做科技成果推介,貴州佰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做技術需求發布。
中南大學技術總工林程坤就“一種基材表面自清潔涂層材料”做推介。該技術可解決戶外建筑和車輛的污染與老化問題,提供3至5年自清潔效果。相比氟碳涂層,新技術抗靜電和清潔能力更強,已應用於光伏項目和公共設施維護等多領域。
來自貴州大學的范璐欽圍繞“清潔能源發電系統參數辨識與建模仿真”做推介。該項目通過群體智能最優化電池方法,精確建模風電機組等新能源設備的運行特性,並開發了配套建模軟件,顯著降低模型誤差,確保新能源場站的仿真數據滿足國家和電網公司的高標准要求。幫助電網安全穩定計算,減少新能源接入引起的波動風險。
貴州省材料研究院研究員徐定紅圍繞“磷石膏活化調控及應用”做推介。該項目聚焦磷石膏在高分子材料領域的應用,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磷石膏高價值轉換,替代了傳統填料,提升了材料的性能。解決了磷石膏分散性、穩定性、兼容性和功能性四大問題,為省內磷石膏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持。
貴陽學院蔡思雨教授圍繞“水系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關鍵技術研發”做推介。其項目採用表面腐蝕方法生成活性材料,利用高價錳離子反應生成鈷鎳基電極材料,並通過錳摻雜增加活性位點,使正極材料具備高能量密度和優良倍率性能。相比傳統方法,新技術能更高效地存儲和釋放能量,顯著提升電池性能。
貴州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肖仁貴圍繞“短流程亞臨界結晶法制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與其工業化應用”做推介。項目使用磷酸亞鐵和磷酸鋰,並利用亞臨界結晶技術以肥料級原料制備電極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新工藝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提升了材料的導電能力和產品均勻性。
貴州佰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順勇圍繞“無機物、氧化物、鈉鋁材料研發、研磨、加工”做技術需求發布。他表示,公司專注於低熔點玻璃粉及其他高新材料的研發與銷售,產品應用於電池漿料、電子漿料等領域,在無鉛化研究中有顯著成就。盡管市場份額高,但仍面臨技術研究和資金設備問題。未來將聚焦高頻陶瓷材料和電芯封裝材料研發,希望能借此機會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提升技術能力。
貴州省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成果轉化與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武曉介紹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挑戰及解決方案。她說,技術經理人在科技成果轉化中起關鍵作用,當前技術成果轉化面臨“不能轉化、不敢轉化、不會轉化”三大難題,呈現出高校專利轉化率低,企業轉化率高的情況。為此,她建議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根據市場需求設定科研方向,並加強技術經理人培育,通過技術經理人建立起科研機構與企業的信任關系,以促進長期合作。
路演中,貴州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與北京中金浩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意向合作協議。
“此次系列專場路演活動聚焦電子信息制造、先進裝備制造等貴陽貴安‘1+6+1’重點領域,展示了來自省內外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189項成果,其中30項通過現場展示和講解吸引了企業和投資機構的關注,25項重點研究成果的實物展示讓參觀者直觀感受到了科技成果的魅力,另外134項最新成果的推送匹配,幫助企業獲取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技術信息,促成了20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意向協議和7份技術需求撮合服務意向協議的簽署,可以說是成果豐碩。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一張網一平台一生態’服務體系,致力於將貴州科學城建設成科技創新高地,為全省‘六大產業基地’及全市‘1+6+1’重點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推動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台階。”貴州科學城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王軒禹)
來源:貴陽高新區官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