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挺起工業“脊梁” 驅動“發展之輪”

這是一條清晰的工業經濟發展脈絡。
六盤水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富礦精開”為關鍵抓手,加快推進重點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建設和經營主體培育,大抓工業、大干工業、大興工業的熱潮在涼都大地持續涌動。
這是一張“含金量”十足的“工業答卷”。
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為503.34億元,同比增長7.9%,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0.9%﹔1至11月,全市完成工業稅收50.18億元,佔全市稅收總額的42.5%。
工業是國民經濟命脈,是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六盤水堅定不移把新型工業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
現在的六盤水,發展工業經濟的底氣更足,實力更強。
水城經濟開發區十九度鋁業。孫大方攝
狠抓產業發展 筑牢根基強筋骨
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強則經濟強。
六盤水鮮明樹立“大抓產業、主攻工業”導向,全面落實“工業強市”戰略,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工程,全力以赴做強做大做優工業經濟。
看,主導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
煤炭方面,建成智能化採煤工作面21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15個,全市現有生產(含試運轉)煤礦91處,規模7905萬噸/年。
電力方面,全市電力總裝機1418.38萬千瓦,2024年1月至11月實現全口徑發電量449.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
煤化工方面,著力打造煤焦油、粗苯、焦爐煤精深加工三個產業集群,2024年以來,已有金蘭盛錦硝基水溶肥生產、三強新能源煤焦油精深加工等近10個精包裝項目成功落地。
鋁及鋁加工方面,聚集了56家企業、62個項目集群發展,實現鋁水100%就地轉化。
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堅持以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帶動中小企業“鋪天蓋地”,推動企業優勢互補、競相發展,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企業體系。截至目前,規上工業企業達501家。
扎實推進經營主體梯度培育,構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2024年以來,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47戶,累計達到117戶﹔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7戶,累計達到86戶。
統籌推動龍頭企業上規模、增實力,支持具有潛力的大中型企業加快成長,其中,貴州譽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成長為省級10億級龍頭企業,貴州美錦華宇新能源有限公司等進入省級100億級龍頭企業培育范圍。
看,園區建設邁上新台階——
鐘山產業園區獲得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認定,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累計達到4個。
六枝經開區、盤北經開區、紅果經開區、水城經開區進入省級重點開發區名單。
大力推進鐘山產業園區、盤南產業園區升建省級經濟開發區,為全市新型工業化提供更加優質的平台。
現在的六盤水,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工業“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
聚焦項目建設 積蓄發展新動能
冬日的涼都寒風凜冽,但盤南2×660MW低熱值煤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建設現場卻依然熱火朝天,機械轟鳴作響、運輸車輛不斷、人員穿梭忙碌……1200余名建設者齊心協力,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盤南2×660MW低熱值煤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是貴州省“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坐落於盤州市大山鎮高山村,項目建設兩台66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煤發電機組,以泥煤、矸石等低熱值煤為主要燃料,建成投產后將對推動地方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和六盤水煤電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打造“風光水火儲”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起到重要作用。
重點項目是產業發展的“強引擎”。2024年以來,六盤水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項目“謀、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強化。
在六盤水工業產業各條戰線上,重點項目推進如火如荼。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佔全市固投比重預計達50%﹔新增產業到位資金280億元,工業佔比70%以上﹔437個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15.6億元,“工業強市”正不斷從藍圖邁向現實——
盤江新光電廠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貴州美錦六枝“煤—焦—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雙元鋁業技改擴能等一批優質產業項目陸續建成投產﹔
宏盛焦化歷時一年艱辛整改恢復生產﹔貴州能源水城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開工建設,讓沉睡多年的閑置資產煥發生機﹔
盛義信煤焦化綜合能源循環經濟項目、六枝三強煤焦油精深加工等一批重點項目啟動建設,隨著焦化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六盤水“立足煤、做強煤”的發展態勢正在形成﹔
博躍新能源充電設備制造和充電站、黑拉嘎智能裝備制造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盤州市復雜煤層煤機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水城鋁制家居產業集群獲“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制造業保持行穩向好勢頭,傳統煤電產業正向高端裝備制造+生產性服務業多元化拓展,“不唯煤”的發展格局呈現新變化。
……
重點項目從“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六盤水工業經濟發展“氣勢如虹”。
優化營商環境 助企服務添活力
隆冬時節,走進六盤水高新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在貴州黑拉嘎科技裝備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線上,幾名工人正操縱著智能化切割機器人進行鋼體分解加工作業。
“這一批待加工再制造的鋼體零部件3000余件,產品將在月底完成全部作業任務並按時交付。”貴州黑拉嘎科技裝備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姜濤說,這批鋼體零部件在完成修舊利廢改造后,將會重新投入煤礦生產。
產品的順利交付,得益於產業招商各項政策提質增效的“加持”,這並非個例,眾多企業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成為六盤水工業戰場上的“排頭兵”。
如果說工業發展是經濟建設的“硬基礎”,那麼營商環境就是工業發展的“軟實力”。一直以來,六盤水堅持問題導向定向發力,聚焦企業需求久久為功,以營商環境的“優”,促進經營主體的“活”、帶動項目投資的“增”、保障經濟運行的“穩”,努力用高水平營商環境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積極舉辦政金企對接活動,凝聚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三方力量,搭建政金企對接平台,著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24年,會同各金融機構舉辦銀企座談會和金融政策宣講活動20余場,受益企業1700余戶,並為100余戶企業爭取貸款184筆共13.76億元。
對招商項目進行摸排梳理,全面推進“僵尸項目”和停工停產項目清理工作,讓“沉睡資產”轉化為“增收源泉”。2024年,六盤水通過招商引資盤活閑置廠房56.2萬平方米,閑置土地4440.96畝,盤活低效閑置項目147個,投資額達974億元。
狠抓中央、省、市各項助企惠企政策的落地實施,強化申報辦理、免申即享、普惠公開等三類惠企政策落實。2024年,組織清理兌現以前的年度涉企資金9602萬元。同時,全面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以及企業獎補等政策措施,累計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達11.42億元。
全力開展產銷對接,助力拓寬產品市場,打破信息壁壘。2024年4月,組織企業參加了2024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貴州),現場簽約項目共11個,總投資額11.52億元。
一項項“硬措施”的落實,打造出優質的營商環境,讓六盤水發展活力更足。2024年以來,六盤水新增工業經營主體1270戶、累計達1.15萬戶。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身處發展熱潮中的六盤水,正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步伐,拿出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精神,在創新中突破,在蝶變中成長,以更優路徑、更實舉措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挺起工業發展“硬脊梁”,奏響六盤水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最強音。(韓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