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陽:創新“二三四五”工作路徑  推進全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市試點見成效

2025年01月13日15:5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自2023年獲批全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市試點以來,貴陽市通過做優“兩個端”、堅持“三個高”、突出“四個賦”、做實“五個一”的“二三四五”工作路徑,推動農村“沉睡資源”向“活躍資本”積極轉變,有效激活農村發展動力。截至目前,貴陽貴安產權交易項目達1884宗、交易額2.19億元。

做優“兩個端”,打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渠道

一是做優供給端。延伸農村產權交易服務觸角,深入鄉(鎮、街道)、村(居),對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進行“建台賬、摸家底”,將閑置資源資產信息集聚、整合后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台集中發布展示,拓寬信息傳遞渠道,吸引更多的潛在買家關注參與,加快資源流轉速度。截至目前,累計展示閑置資產信息1800余條。同時,制定支持農戶流轉土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支持政策,將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出具的交易鑒証作為農戶規模經營申報補助資金的必備要件,引導農戶進場規范流轉土地經營權,保障交易雙方合法權益,為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目前累計出具交易鑒証1700余份。二是做優需求端。探索設立“供應信息”“需求信息”集聚的農村產權綜合性服務平台,優化交易申請、委托受理、信息公告、受讓受理、組織交易、交易中止與終止、組織簽約、交易鑒証、交易歸檔流程,對交易信息進行公告披露,積極引導經營主體、工商資本等多元經營主體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實現資源資產的流轉,持續提升交易規范化、透明化水平,切實解決信息傳遞不對稱問題,實現產權轉讓與受讓信息的有效集聚,提高交易成交率。截至目前,平台信息訪問次數8000余次。結合招商引資、訪企問需等,收集企業、工商資本需求情況200余條,結合農村產權交易平台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推薦,促成交易86宗、涉及金額7076.28萬元。

交易平台。

交易平台。

堅持“三個高”,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將試點工作納入市委深改委2024年改革工作要點,分管市領導專門調度,多次組織召開深化支撐“強三農”改革專項小組會議推動具體工作。以中共貴陽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印發《貴州省貴陽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實施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試點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內容和推進時間節點。同時,形成由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水務、林業等相關部門和各區(市、縣)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改革試點“一盤棋”工作格局。二是堅持高效聯動。依托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建立政企聯動機制和“月分析、季調度”工作機制,定期研究解決試點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召開碰頭會6次、業務工作調度會3次,確保試點任務高效有序實施。三是堅持高質驅動。聚焦農村閑置宅基地、閑置住宅、林權等重點,建立健全市場流轉准入交易機制,有效激活閑置資產。截至目前,已完成閑置房屋交易787宗、涉及金額4780.5萬元﹔完成土地、林地流轉93宗、涉及金額8921.15萬元。

產權交易。

產權交易。

突出“四個賦”,提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效益

一是突出數字賦能。搭建“全市統一、分級管理、互聯互通”的貴陽市農村產權綜合服務平台,加快推進貴陽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標准化建設,促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數字化管理,探索形成統一網絡建設、統一信息發布、統一交易平台、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交易鑒証、統一服務標准的“六統一”模式,提高交易透明度和交易效率。二是突出獎補賦力。採取資金獎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自2024年起由市財政連續3年每年按照挂牌金額的比例給予運營資金支持。三是突出規則賦效。制定完善交易細則、交易申請書、委托合同、信息披露等9項操作規則和統一的格式文本,推動流程化、規范化運行。四是突出服務賦質。通過優化交易流程、簡化交易手續、降低交易成本等措施,為交易雙方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針對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入平台流轉交易的免收交易服務費,免費發布農村產權交易信息,不斷提升交易服務質量、激活農村產權市場活力。

培訓現場。

培訓現場。

做實“五個一”,強化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保障

一是建好一個運營主體。依托省農交貴陽運營分中心(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搭建的市級運營中心承擔全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規范化建設,統籌好做好規范標准、業務指導、統計分析、價格指數發布等工作。二是出台一套支持政策。加強頂層設計,出台《貴陽市農業農村局2024年深化農村改革工作方案》《貴陽市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示范創建工作方案》《關於推動集體林地流轉進場交易的通知》等政策文件7份,為改革各環節提供政策指導,形成一套符合貴陽貴安實際的政策“組合拳”。三是開展一輪業務培訓。會同市農交中心擬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建設培訓計劃,採取理論學習、辦班培訓、現場教學、專家授課等方式,將縣級運營中心負責人及業務骨干、鄉(鎮)服務站聯絡員和村級服務點工作人員作為重點培訓對象,以縣為單位完成全覆蓋培訓。四是構建一套服務體系。初步構建了以省農交貴陽運營分中心(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為龍頭,息烽、修文、清鎮、開陽4個縣級運營中心為支柱,N個鄉(鎮、街道)服務站和村級服務點為橋梁的“1+4+N”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了“市級統籌、縣有中心、鄉有站、村有點”的多層次交易服務體系。五是健全一批長效機制。建立交易監管、風險防控、交易主體信用評價等10余個機制,制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經營行為負面清單,加強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維護交易市場秩序穩定。(文/圖 貴陽農業農村局)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