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山湖區:探索試點辦班模式 助推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如何實現教育公平與優質均衡發展的初心使命,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觀山湖區有自己的探索。
付璇老師的英語課堂。
上午10點20分,隨著第三節課上課鈴響起,英語老師付璇拿著課本走進觀山湖區金華中學七年級一班的教室裡,帶著學生們朗讀完英語課文后,開始給大家講授新的知識點。
付璇是來自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的英語老師,目前已在金華中學任教3個多月。
在金華中學一樓辦公室,同樣來自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的數學老師鄭克濤正在備課,他將書本上的重要知識點標記好,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准備。
鄭克濤在備課。
據悉,2024年秋季學期開始,金華中學七年級一班便被規劃為試點班級,該班級的語文、數學、英語3個學科科任教師(其中語文老師任班主任)均由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選派的骨干教師擔任,由這三位老師領辦一個班級,在教育理念、教學實踐中發揮輻射引領作用,這是觀山湖區集團化辦學改革的一個全新探索。
具體工作中,觀山湖區通過“一對一”定點幫扶的方式,讓城區優質學校與農村學校融合發展,攜手試點辦班,採取管理互學、教師互派、教學互通、資源共享的形式,加快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擴充優質學位,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據鄭克濤老師介紹,他們是2024年9月接到學校通知,未來3年到金華中學負責初一年級一個班的教學工作,並按照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的模式進行教學,直至把這一屆學生帶到初中畢業。“來到這裡后,我們發現這裡的學生學習習慣和基礎相對薄弱,於是我們針對這些情況制定了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更重視學生基礎,進一步鞏固小學的一些知識點,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課后輔導,努力讓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鄭克濤表示,“這幾個月,學生的變化非常大,現在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已經有了很大提升,課堂狀態也明顯變好,希望他們的成績更有進步。”
謝敏參加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英語教研組活動。
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三位老師的到來,不僅把城區優質學校好的教學理念帶了過來,他們還下沉至各自學科教研組,充分發揮對學科的引領輻射作用,不斷建強教研組,以點串線,以線帶面,持續提升學校辦學成效,這些做法也讓金華中學對未來的教育發展充滿了信心。
“目前來看,試點辦班的形式還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七(1)班同學們的學習習慣和課堂紀律都有很大提升,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能越來越好。”金華中學校長靳光濤說,“此外,我們也選派了本校的三名老師到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進行定向跟崗學習,后期雙方還會繼續派物理、化學等老師到學校執教,真正達成教育共建、資源共享,實現‘雙向奔赴’。”
另一邊,在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跟崗學習的三名金華中學老師,也快速地融入新學校的教學工作中,他們一邊加強學習,一邊認真做好各自學科的執教工作。
來到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的三名老師也會經常交流工作。
“來到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學習交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收獲頗豐,在老師和前輩的專業指導下,我們在磨課、備課方面都有很大提升。”金華中學老師謝敏說,“我也會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把學習到的知識與經驗帶回去,分享給其他老師,努力為農村學校的教學水平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校長李秀華介紹,金華中學的三名老師來到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后,該校通過“青藍”工程、教學實踐、專業培訓、教學科研等對選派教師進行全方位、多途徑培養與鍛煉,通過定向培養讓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專業能力,希望老師們在返回學校后更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為學校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派出去的三名老師能在集體教研、集體教學、教學實踐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而到我們學校的三名老師教學能力得到提升,這就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李秀華表示,“后續我們也會繼續和金華中學加強交流,切實形成‘管理共建、師資共用、研訓共聯、文化共育、資源共享、質量共提、發展共贏’的一體化格局,最大程度實現資源共享。”
謝敏在給學生講解課文中的知識點。
除了在金華中學試點辦班,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還和觀山湖區第六中學開展緊密型集團化辦學,以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為牽頭校,整合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觀山湖區第六中學兩校資源,成立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教育集團黨委。教育集團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建立“黨組織統一部署、校長落實執行、督學監督反饋”的工作機制,形成一個教育集團、兩個法人、多個校區的發展共同體,確保目標同向、工作同頻,實現城區優質學校“一對一”與城區薄弱學校融合發展。
目前,觀山湖區第六中學和金華中學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成績得到初步提升。“未來,我們還將繼續探索路徑,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示范和引領作用,進一步推進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回應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熱切期盼,努力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觀山湖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道。(文/圖 邰芯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