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金沙縣醫共體建設:讓優質醫療觸手可及

2025年01月08日16:1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縣域醫共體建設在金沙縣取得了顯著實效,實現了大病“有”專家,慢病“有”人管,基金“有”結余,群眾“得”實惠,醫院“得”發展,政府“得”信譽的多贏局面。

家住平壩鎮的謝大姐,最近被查出身體狀況需要進行一場手術。可她的家庭情況卻讓這場手術困難重重,家中三個孩子,最小的還在上幼兒園,倘若前往縣城做手術,根本無暇顧及年幼的孩子。

正當謝大姐一籌莫展之時,她得知家門口的平壩衛生院是金沙縣人民醫院分院,每個月都會有專家前來坐診。於是,謝大姐便安心地在這裡進行了手術。

金沙縣人民醫院醫生在西洛街道衛生院坐診 蔡昀 攝

金沙縣人民醫院醫生在西洛街道衛生院坐診。蔡昀攝

謝大姐說:“縣裡的醫生到平壩來我們就很方便了,就不用再跑到縣醫院去看病了,我做了這個手術后,他們又打電話問我,又到我家來看了我,服務是很周到的。”

平壩衛生院副院長王波表示:“在醫共體建設的推動下,主院與我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專家下沉、技術指導等方式提升了我院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方便了群眾在家門口看病就醫,讓轄區群眾感受到就近就醫的便利,為轄區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金沙縣人民醫院醫生正在遠程診療中  蔡昀  攝 (2)

金沙縣人民醫院醫生正在遠程診療中。蔡昀攝

自2020年起,金沙縣積極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優勢互補作用,大力推進醫改工作,組建了以金沙縣人民醫院、金沙縣中醫醫院、金沙縣第二人民醫院為龍頭,其他鄉鎮街道衛生院為成員單位的緊密型醫共體,構建起“3+2+7+N”縣域醫共體合作機制。

具體而言,以“金沙縣人民醫院、金沙縣中醫醫院、金沙縣第二人民醫院”為核心引領,籌建2個縣域醫療次中心,分層帶動7個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個一般鄉鎮衛生院、242個行政村衛生室實現一體化發展,初步形成涵蓋管理、服務、利益、責任和文化的綜合性醫療體系,使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緊密融合,如同“一家人”,致力於通過醫共體建設的“通”,有效化解群眾看病的“難”與看病貴的“痛”。

過去,挂大醫院專家號往往面臨挂號難、排隊久、路途耗時等諸多問題。而如今,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把病看好,這正是金沙縣縣域醫共體建設帶來的顯著變化之一。

2024年12月30日,金沙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許淼在西洛衛生院坐診,附近心血管疾病患者紛紛前來就診。

醫生用全智能64層ct機給患者掃描 蔡昀 攝

醫生用全智能64層ct機給患者掃描。蔡昀攝

許淼說:“心血管疾病在鄉鎮衛生院是一個很薄弱的環節,在縣域醫共體建設機制下,我作為一名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義不容辭下沉到鄉鎮,為群眾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按照金沙縣縣域醫共體建設要求,除了下沉優質醫療資源,衛生院還選派業務骨干到上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並通過開展業務培訓、業務帶教、網絡會診等一系列措施,全力培養人才隊伍,實現醫療資源可持續發展,增強群眾對鄉鎮衛生院服務的認同感。

西落街道衛生院副院長熊華表示:“自醫共體工作開展以來,在總院的指導幫扶下,我院在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提升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總院派駐心內科及中醫科專家長期坐診,參與教學查房、指導病歷書寫、共同探討疑難病例,我院臨床醫生技術水平得到了提升。二是我院作為全縣醫防融合工作開展試點單位,總院在人力、物力上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一開始轄區城鄉兩病控制情況不好,現在都在可控范圍內,大大降低了城鄉‘兩病’的死亡率。三是自開展醫共體建設以來,我院的門診服務人次將近上升15個百分點,患者對我院的口碑越來越好、轄區群眾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金沙縣將繼續深化醫共體建設,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和幸福感。(蔡昀)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