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第二屆“藝文香港”國際博覽會在港舉辦

本報記者 馮學知
2024年12月23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12月19日至22日,由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的第二屆“藝文香港”國際博覽會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風格各異的書畫作品、奇思妙想的藝術裝置、沉浸式的數字光影畫卷、充滿民族特色的服飾……海內外70余位知名藝術家帶來近200件藝術作品,為香港市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盛宴。

多彩貴州大放光彩

踏入貴州館展區,濃郁的民族風情扑面而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苗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龍女三九,帶來了她的錫繡作品《滿繡錫衣》,古朴厚重、紋路細密工整的刺繡引來不少觀眾駐足端詳。本屆博覽會首次設立“主賓省”,並由貴州獲邀擔任。在約800平方米的貴州館展區內,展出了由貴州藝術家創作的畫作30幅、非遺展品21組、攝影作品7幅、水城畫4幅,並舉行劍河苗繡、苗族銀飾、水族馬尾繡等貴州非遺展示活動。

前來觀展的香港青年汪小姐表示,貴州苗族的刺繡和印染工藝令她印象深刻,幾位非遺傳承人到現場為大家示范講解傳統藝術,他們的堅持和精湛技藝很讓人感動。她說,希望香港未來舉辦更多這樣的活動,讓市民了解祖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藝術。

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盧雍政表示,貴州館以“山水秘境、多彩貴州”為主題搭建,期盼大家由此進一步認識貴州、走進貴州、愛上貴州,真切感受貴州大地上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和發展之美。

多元文化百花齊放

在中西當代藝術展館展區,工筆畫家李大成帶來了他32年前創作的《大駕鹵簿圖》。李大成表示,希望透過“藝文香港”這個窗口更多地向全球展現中國傳統文化。

本屆博覽會呈獻多位當代藝術家佳作,穿越傳統與現代,跨越東方與西方。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帶來《香江涌金》《千浪卷雪》《庚彩青花銅瓶》等30余件藝術熔銅作品,艷彩藝術家郭泰來帶來根據《易經》創作的最新畫作集《思想的指紋》中的6件艷彩畫作。此外,日本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帶來了標志性作品《再生時刻》,美國當代藝術家貝蒂·伍德曼帶來個人代表作、釉面陶器作品《和服女士》。

“我們在立足香港的基礎上,既強調與傳統對話,也著重中西對話,所以選擇作品時會注重其是否具備‘中西交流’和‘古今對話’的特點。”第二屆“藝文香港”主策展人焦天龍介紹,本屆博覽會以“藝融天下,文薈古今”為主題,推廣立足於傳統又具創新力的中外藝術,相信有助於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科技藝術奇妙碰撞

本屆博覽會數字藝術館展區首次在香港引入了“天趣畫境——齊白石沉浸式數字光影藝術展”。站在高達4米的巨型畫卷前,通過數字投影、科技互動、AR虛擬實境等光影藝術手法,沉浸式感受齊白石繪畫之美,走一程齊白石走過的藝術人生之路。

香港市民萬小姐對數字光影藝術展喜愛不已。“就好像齊白石的蜻蜓點水在你眼前點了一圈圈的水波,而大師眼中的四季在你面前以360度式第一視覺展現,現代科技令畫作栩栩如生!”她說。

“大家都在探索怎麼運用新的技術對大師的原作進行重新解讀,呈現我們原先想象不到的或者無法展示的細節。”焦天龍表示,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是當代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本屆“藝文香港”既有藝術家利用新技術創作的作品,也有對經典藝術品的科技解讀,藝術與科技本為同源,也必將共生。

(本報香港12月22日電)

原刊於《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2月23日 第 03 版)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