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專題

赤水法院赤水河流域環境保護法庭庭長鐘宇:

弘揚長征精神 守護綠水青山

2024年12月16日13:42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長征精神與遵義會議精神始終是指導赤水河流域環資審判的思想燈塔。”遵義市赤水市法院赤水河流域環境保護法庭庭長鐘宇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赤水河作為長江上游重要支流,其獨特的生態價值和地理位置使生態保護工作尤為關鍵。在赤水河流域環資審判的探索中,赤水河流域環保法庭堅持以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創造性地推出了“四要素”工作法,即准確打擊、科學修復、司法協作、宣傳引導,致力於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永續發展效果等的有機統一。

“從我的工作角度出發,傳承和弘揚長征精神與遵義會議精神,就是要以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守護好赤水河流域的綠水青山。”鐘宇說,近年來,赤水河流域環保法庭秉承精准審判理念,對破壞環境資源的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並不斷推動審判理念的革新。

與此同時,赤水河流域環保法庭積極探索替代性修復模式,通過打造生態修復樣板基地,將受損土地轉變為集經濟價值與教育意義於一體的綠色平台。例如,與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司法保護與科學研究中心,為全國范圍內的珍稀物種司法修復提供了范例。

“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復雜性和跨省界特點,催生了司法協作新機制。”鐘宇介紹,赤水法院與四川、重慶等地法院及行政部門簽訂了協作協議,共同開展生態調研和巡查活動,打造“同飲一江水、共護赤水河”司法協作品牌。這一機制不僅提高了赤水河入長江段生態案件的裁判效率,也統一了裁判標准,為長江上游生態保護積累了寶貴經驗。

“我們不僅關注生態修復,更注重公眾環保意識的提升。”鐘宇說,赤水河流域環保法庭通過巡回審理、現場會等形式,法庭將司法判決與社會教育緊密結合,進一步推動環保成為社會共識。法庭還建立了全省首個環境司法碳匯觀測基地,通過科學種植與產業聯動,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這片662.8畝的生態林地,成為我省以司法之力守護綠水青山的生動例証。

“赤水河流域的司法實踐是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也是長征精神與遵義會議精神在新時代的創新體現。”鐘宇說,自己將不斷推動生態司法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景雄)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