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專題

聆聽遵義會議精神的時代回響

——全國文藝名家紅色遵義行開展系列創作實踐

2024年12月13日13:46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征進入貴州,開啟一段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行程,召開了挽救黨、挽救紅軍、挽救中國革命的遵義會議。

90年滄桑巨變,90年砥礪奮進。2024年12月,為紀念遵義會議90周年,由貴州省委宣傳部統籌各相關單位,以“偉大轉折 時代新篇”為主題的全國文藝名家紅色遵義行系列創作實踐活動,邀請文學、音樂、美術等藝術名家走進遵義深入體驗發展巨變,用全局和當代視角,深度挖掘歷史細節,以文藝的形式書寫紅色故事、描繪壯美山河、歌頌偉大精神。

唱響昂揚奮進的紅色旋律

遵義,一個被深深刻上紅色烙印的城市。

11月中旬,由貴州省文聯組織的全國音樂名家遵義行創作實踐活動舉行,著名詞作家梁芒與著名作曲家欒凱強強聯合,圍繞“遵義會議放光彩·紅色傳承譜新篇”主題,走進遵義會議會址、苟壩會議會址、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新村等地開展採風創作。

他們希望創作出反映時代精神、富有藝術感染力紀念遵義會議勝利90周年的主題歌曲,以此向歷史致敬,激勵當代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在新時代與新征程中,我們應當從更多元的角度理解遵義會議精神。”站在遵義會議會址前,重慶市流行音樂協會副主席梁芒內心充滿感慨,雖曾多次走進遵義採風創作,但每次到訪都能帶來新的觸動。

梁芒表示,通過實地採風細致地觀察,他發現了遵義文化的多樣性,體驗到了這方水土的別樣景致。在他看來,無論是當地的風俗習慣、民族音樂還是獨特的表達形式,皆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

“那些為革命獻出生命的先輩深深打動了我。創作者必須被打動,才能創作出觸動心靈的作品。”欒凱是大型音樂舞蹈詩史《復興之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音樂主創,還曾創作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聲樂作品《我的深情為你守候》等,參觀遵義會議會址時,他多次感動落淚。

在欒凱看來,通過音樂頌揚遵義會議精神應結合年輕人的語言風格與更具流行性的創作手法,以正能量主旋律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因此,他計劃在創作中融入遵義民族民間文化元素,探索具有時代印記的音樂風格,力求創作一首既輝煌大氣又易於傳唱的歌曲。

書寫貫穿今昔的紅色故事

以文學方式描繪貴州實踐。12月9日至11日,由中國作協創聯部指導,貴州省委宣傳部、遵義市委主辦,省作協等承辦,為期3天的全國文學名家紅色遵義行創作實踐活動舉辦,阿來、劉慶邦、李浩等文學名家,分為5條線路,先后走進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桐梓等地,聚焦遵義紅色文化與旅游發展。

作為全國文藝名家紅色遵義行活動重要組成部分,參與此次採風的每位作家都懷揣著重要選題,通過探訪紅色遺跡、歷史遺存和特色產業基地,圍繞貴州紅色文化和新時代發展成就開展主題創作。

“遵義會議不僅是一段宏大的歷史事件,還蘊含著許多未被充分展現的故事,特別是關於紅軍的生活點滴。”小說《潛伏》《長征食譜》的作者,天津市作協文學院作家龍一認為,新時代需要新表達,當前很多文藝作品傾向於宏大敘事,應該轉換視角,聚焦普通士兵的真實感受,讓紅色故事更加貼近民眾,更具親和力。

多次造訪貴州,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曾在綏陽十二背后景區寫下這段文字:“一切都還在生長,水仍然在地下見縫插針,融通壯大,永不停歇”,並將其收錄在今年發行的新書《去有風的曠野》中。在他看來,“受紅色文化滋養,如今的貴州展現出新魅力和新形象。”

“四渡赤水在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赤水的多元文化也具有深遠意義。”中國武警雜志社編輯、作家溫亞軍表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赤水文化斑斕多彩風物俊美,翠綠竹海、白酒和黑色豆花以及竹產業發展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他希望通過文字來反映當下的生活。

在河北省作協副主席、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浩看來,貴州是多彩的、豐富的,更是紅色的。“回顧歷史,在遵義會議時共產黨人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正是在這種境遇下,迎難而上最終走向了勝利。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我們今天的生活有著重要啟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隻要堅信自己的道路,就一定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描繪生機勃發的紅色土地

談及貴州,北京市作協副主席劉慶邦說自己“來得最多、住得最長、收獲最大”。2022年,他走進遵義高遠村走村串戶、收集素材,奉獻與堅韌的駐村第一書記形象讓他印象深刻,今年年初,他以遵義市高遠村駐村第一書記為原型寫作的《花燈調》正式出版。

在散文《好山好水好風光》中,李浩記錄下自己對貴州的喜愛。對於李浩而言,到貴州的創作實踐活動已不是第一次。自2008年首次探訪貴陽之后,他對貴州的探訪也因交通發展變得更加便捷頻繁。他說,“每次來到貴州都有不同的收獲,貴州是一個有無盡寶藏的地方,我對它充滿了無限的好奇。”

“貴州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擁有美麗的山水、淳朴的民風,是一個非常適合居住的地方。”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遼寧省作協主席老藤用“潤”字概括了自己對貴州的感受。在他看來,貴州不僅氣候濕潤宜人,文化氛圍更加滋潤人心。

當老藤被問起將如何以“紅城辣椒別樣紅”為題進行創作時,他表示,將深入挖掘辣椒這一普通食材背后的文化意義,展現遵義會議精神的當代價值,通過形象化的表達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反映新時代的美好生活與精神追求。

貴州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文藝名家紅色遵義行創作實踐活動由音樂名家紅色遵義行、文學名家紅色遵義行、美術名家紅色遵義行、新時代 新長征——《長征組歌》紅色經典交響音樂會暨紅色音樂創作主題沙龍4項子活動構成。文藝家們將以青春化表達書寫90年前發生在貴州、遵義充滿革命理想主義的青春故事,以“小切口、有溫度、暖人心”的故事彰顯多彩貴州、紅色遵義這片土地上的干部群眾在偉大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的激勵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昂揚狀態。

據悉,貴州還將於近期邀請一批全國美術名家走進遵義創作。(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相康 趙珊珊)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