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源村:青山環抱水潺潺 “源頭”綠色產業旺

素有“習水河源頭”之稱的習源村,整個村庄山巒起伏,無垠林海,郁郁蔥蔥,氣象萬千。轄區內的烏梢丘風景秀美,是習水河的發源地。近年來,習源村搶抓發展機遇,深度聚焦綠色發展理念,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成為了令人心馳神往的生態宜居之地。
習源村坐落於寨壩鎮集鎮東北方向3公裡處,平均海拔達1200米,森林覆蓋率約70%。走進習源村,當一步步靠近山頂,“鰼水河源”“烏梢丘”“鰼水源”三塊石碑赫然矗立在習水河源頭,它們像是歷史的守望者,默默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初冬來臨,習水河進入枯水期,源頭的水量減少,然而那清澈見底的水流依舊不知疲倦地從石縫間汩汩涌出,沿著山勢自高而下,悠悠緩緩地流淌著。它一路奔騰,途經寨壩、大坡、三岔河、程寨四個鄉鎮,最終匯入長江流域,成為長江水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守護好習水河源頭這片純淨的生態環境,不僅關乎著當地的生態平衡與美景傳承,更是對整個長江流域生態穩定的有力保障。
“我們每年都會抽出專人對習水河源頭進行巡視巡查,對有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盜砍盜伐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確保源頭所在地水體生態不受污染。”習源村黨支部書記袁維芳表示。
習源村作為傳統村寨,一邊是“源頭”保護工作,一邊是村民增收致富。如何在源頭保護和帶動村民增收中找到平衡點,一度成了習源村村支兩委班子的老大難題。2015年,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習源村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起鄉村客棧1250平方米、方竹筍1300畝等可循環綠色產業,全村1211人,人均實現增收1.2萬元。
“在發展壯大產業的同時,習源村還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通村通組連戶路11.6公裡、產業路2公裡、集中人飲工程6個、鋪設人飲管網4500米、安裝變壓器4台、通訊基站6個、新建文體廣場1100平方米、新建投用村衛生室1個。”袁維芳介紹。
如今的習源村,景色旖旎迷人,各類設施一應俱全,產業蓬勃興旺,成功闖出了一條契合自身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村民們在這一發展進程中,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習水縣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