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委黨校縣處級干部進修班到福建古田干部學院開展黨性教育

12月8日至14日,畢節市委黨校2024年秋季學期縣處級領導干部黨性修養進修班(第2期)全體學員到福建古田干部學院開展黨性教育。通過瞻仰革命舊址、聆聽微黨課、探尋紅色足跡、追憶崢嶸歲月等沉浸式、體驗式現場教學,學員們淬煉了政治思想、堅定了理想信念、激發了斗爭精神、樹牢了初心使命、強化了責任擔當。
參觀紀念館。
這是一次“以學鑄魂”之行。為期一周的黨性教育,從“永放光芒”的古田會議精神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寫作地(舊址)協成店,從連城培田古民居到上杭人民革命歷史陳列展,從《採桑子·重陽》創作地臨江樓到“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才溪調查紀念館……近30個紅色歷史現場教學點,學員們輾轉上杭古田、才溪、連城培田、永定金砂、長汀汀州等地,走進會議舊址、革命紀念館、革命家故居探尋紅色足跡,串起了閩西乃至整個中國紅色革命斗爭的歷史脈絡。
這是一次“以學固本”之行。在古田會議舊址,白牆黑瓦的會址顯得格外庄重古朴,冬日艷陽下“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熠熠生輝。通過一幅幅照片、一封封信件、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學員們詳細了解了古田會議的歷史背景、具體內容,深刻認識到會議確定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對中國革命成功的重大意義。學員們表示古田會議的思想價值穿越歷史時空歷久彌新,“思想建黨”鑄就了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每一個支部都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深入福建省連城縣、永定區等地就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調研。
這是一次“以學塑形”之行。在中央蘇區歷史博物館,序廳中間象征火種的主題雕塑上,赫然映襯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大字。學員程朝文說:“我們要用昂揚的斗志、堅定的信心,為新時代長征路踩下一個個重新啟程的堅實足印!”
這是一次“以學聚力”之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中央蘇區模范鄉才溪,學員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悟,在了解了歷史背景、調查過程、豐碩成果、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后,大家深刻感悟到:隻有團結群眾、依靠群眾,堅持群眾路線,密切黨群關系,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引領中國共產黨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學員戴元明感慨道:“我們要立足崗位實際,掌握調查方法、尋求調查時效、深入調查研究,從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實實在在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辦好事,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這是一次“以學健體”之行。一件革命文物,一段革命歷史﹔一位革命先驅,一段光輝歷程。學員們先后走進陳丕顯生平事跡館、張鼎丞故居、瞿秋白紀念園、楊成武紀念館等地,深切緬懷先烈。相繼了解了始終保持著“紅小鬼”革命本色的陳丕顯、“盡管是一段殘牆,卻是一座豐碑”的張鼎丞,機智勇敢、南征北戰、多次創造戰爭奇跡的楊成武……無不展示著先烈的勇氣、骨氣和傲氣,無不彰顯著共產黨人的斗爭氣魄和崇高氣節。學員勾廷艷深情感慨道:“閩西精神非常寶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大無畏斗爭精神鼓舞著我們。我們更要立足崗位,以更出色的成績回報黨和人民的信任。”
在古田會議會址觀看微黨課《鑄魂勝利之路》。
一周的黨性教育,讓學員們接受了一次震撼靈魂的黨性教育。大家一致表示,將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把本次所思所悟、所學所獲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深入開展鑄魂、固本、塑形、聚力、健體黨建“五項行動”,爭當學習型、思考型、主動型、擔當型、落實型、廉潔型“六型干部”,加快把畢節建設成為百姓富、生態美、活力強的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文/趙啟勇、甘祖軍 圖/郝守軍、王彥、勾廷艷、戴元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