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開陽縣高寨鄉:攻堅克難“解水困” 汩汩清水“潤民心”

2024年12月13日10:41 |
小字號

近日,縣水務局到高寨鄉大沖村主戎片區查看通水情況,村民們將一面印著心裡話的錦旗送到了局長羅清河手中。

“沒想到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咱們村也能接通20公裡以外的水,謝謝,你們辛苦了!”村裡的老黨員何超緊握著羅清河的手表示感謝。

大沖村主戎片區,只是開陽縣高寨鄉解決群眾用水飲水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高寨鄉按照“抓水利、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的理念,有效破解水源不穩定、水質無保障、水利設施老化等用水難題,探索出一條“建管用一體化”的供水新路徑。

從“分散式”到“規模化”

在牌坊村上壩組的村民何德權家中,他正在自家院壩裡用干淨的自來水沖洗蔬菜。

“你看,擰開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很干淨,水量也大,干啥都可方便了!”村民何德權提起集鎮“大水網”的接通,心裡十分高興地說,以前我們這裡因海拔較高,也沒有穩定水源,每年干旱季節就要採取拉水送水方式供水,這次接通了集鎮“大水網”,徹底解決了飲水問題。

據悉,為不斷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由開陽縣水務局牽頭實施高寨鄉農村供水工程項目,總投資892.15萬元,堅持改造為主、新建為輔的方針,鞏固提升飲水人口1.5萬人。項目建設包括建成主、支管網安裝133.387km,安裝閘閥、浮球閥、減壓閥等174套,新建高位水池1座。並於今年完成了總投資1200萬的牌坊龍洞提水至台子田水庫連通工程項目,推動“分散式”供水向“規模化”供水轉變,全方位保障農村用水安全。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

“還記得小時候,每天放學后必須去幾裡外的池子裡去挑水,來回都需要將近1個小時,現在想想都覺得不容易。”家住高寨村高寨坪組已94歲高齡的老人劉文英說,“現在,自來水從水廠經過消毒處理后,直接接進家裡,村裡家家戶戶都吃上了干淨水。”

圖為:包組干部入戶張貼供水明白卡

包組干部入戶張貼供水明白卡。

在劉文英老人家門口不遠處,一個藍色水表箱引人注目,水表箱旁邊張貼了《開陽縣高寨鄉農村供水保障明白卡》,村民家裡遇到供水不正常、水質渾濁、有異色異味等情況,可以通過明白卡上的電話號碼聯系管水員上門解決。

據了解,為了讓農村群眾從“有水喝”到“喝好水”,高寨鄉共有45處供水工程,成立了巡邏隊和服務搶修隊,並配備專業質量檢測員,負責平時供水管道巡邏,發現管網滲漏、爆裂、斷裂等情況,及時搶修。最大限度實現同一供水區域同水源、同質量、同服務、同監管,系統提升農村供水工程管護水平。

從“不願干”到“主動干”。

“萬一遇到干旱年,喝水都困難,哪裡還顧得上產業。”“沒想法,不想干,村裡的小水池子可經不起折騰。”

據大沖村村干部何勇回憶,前幾年在村裡發動村民發展種養植業時,由於村裡缺乏穩定的灌溉水源,多數村民不支持,也讓干部犯了難。

圖為:群眾贈送錦旗

群眾贈送錦旗。

今年6月,農村供水工程項目在這裡落地,由開陽縣水務局通過工程師駐點督導、局領導挂牌督戰、施工班組增加作業時間等措施,全力搶抓工期,不到半年時間,打通了大沖村主戎片區供水保障“最后一公裡”,從源頭上解決了供水不穩定的難題,也激發了老百姓發展產業的熱情。

村民何畢也清理了自家閑置已久的圈舍,准備飼養4隻小豬。“現在家裡有穩定的水源了,我准備多幾頭豬,希望來年能賣個好價錢。”何畢一邊清理圈舍一邊高興地說。

“攻堅克難送甘泉,飲水思源見真情。”一個個供水建材沉默無言,但在高寨鄉千千萬萬個老百姓心裡,汩汩清水牽連著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深厚情誼,也承載著鄉村振興路上源源不斷的動力與希望。(圖/文 馮成麗)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