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縣馬官鎮:折耳根豐收盛景 群眾致富新徑

於雲貴川渝一帶,折耳根無疑是餐桌上備受青睞的尋常美食。普定縣馬官鎮馬官社區居民陸江獨具慧眼,精准捕捉商機,毅然承包下三十余畝土地用以種植折耳根。當下,正值收獲之際,種植基地內一片繁忙,眾人正積極組織開挖新鮮折耳根,全力供應市場,可謂熱鬧非凡。
村民正在挖採折耳根。
踏入折耳根種植基地,一股獨特的清新氣息扑鼻而來。隻見嫩綠的折耳根葉子與白嫩的折耳根根莖紛紛破土而出,生機盎然。田間,小型挖掘機正有序地對成熟的折耳根進行採挖作業,十名工人則緊隨其后,沿著田壟仔細分揀、撬出地面的折耳根,整個流程有條不紊。
“這批折耳根於今年三月份栽種,十一月份便開啟了採挖之旅,其成效著實令人欣喜。” 陸江誠懇地說道。他曾在親戚家研習折耳根種植技藝數載,如今返鄉自主創業,種植規模達三十余畝。此刻,豐收季已然來臨,折耳根所帶來的市場經濟效益令他頗為滿意。
折耳根喜獲豐收。
折耳根產業蓬勃發展,為周邊村民開辟了眾多就業崗位。在務工高峰期,種植基地每日可吸納三十余人前來勞作。昔日山間的“野菜”如今已然成為群眾的“致富草”,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我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外出務工掙錢。在此處工作,既能補貼家用,又能兼顧照料老人與孩子,每日還能有百余元收入,且工作輕鬆,不過是手上活計罷了。” 工人吳有蘭笑著說道。
折耳根,亦被稱作“魚腥草”,在貴州人的餐桌上佔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兼具清熱去火等藥用功效,真正實現了藥食兩用,市場前景極為廣闊,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現今我所種植的三十余畝折耳根全然不愁銷路,已被貴陽一位老板整體承包。今年畝產量近乎五千斤,畝產值接近八千元。” 陸江自豪地介紹道。
與此同時,在基地的另一端,另一組工人正忙碌於折耳根的種植工作。眾人分工明確,井然有序地開展開溝、鋪種、覆土等作業,全力為來年折耳根的豐收奠定堅實基礎。(文/圖 何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