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縣:非遺苗繡激活文化產業振興密碼
近年來,施秉縣積極推進非遺苗繡項目建設落地生花,破除苗繡傳承缺乏系統化、規范化培訓的痛點,通過匠人培育及品牌塑造,推動實現非遺苗繡產業現代化、規模化發展,為苗繡文化傳承和產業振興開拓新徑。
一是打造非遺產業園“樹品牌”。按照“政府主管+企業(行業)自營”的模式,依托苗族苗繡技藝,建成施秉縣特色民族刺繡產業園,開展“巾幗創業孵化基地”和“手工編織孵化基地”創建。將“園區企業”轉變為“傳習中心”,收集縣內外苗繡珍品、匯集各地藝術名家,通過珍品展示、技藝體驗等,讓苗繡技藝得到更好保護。目前,園內有“專精特新”企業3家,有省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非遺苗族刺繡手工業項目1個,全縣注冊民族手工企業(含非遺扶貧車間、合作社)42個,其中規上企業1個,民族手工產業協會1個,打造出“蝴蝶媽媽”“舞水雲台”“錦繡黔呈”知名繡娘品牌,每年以苗繡為代表的手工產業銷售收入達7000萬元,利潤達3800萬元,人均年增收約5000元。
二是深化交流合作“育人才”。採取“公司+基地+高校+農戶”的苗繡人才孵化模式,與清華美院、貴州民族大學合作創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與貴陽幼兒師范學院合作開發“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中心”產學研教學基地。聘請意大利、法國、美國等歸國設計師組建專門設計團隊,以“培訓育品牌、品牌拓市場、市場促就業”的發展思路,將“傳統工藝”轉變為“創新工藝”,培養專門人才讓苗繡技藝更好傳承。目前,全縣共開展手工刺繡培訓50余期,培養出專業繡娘2000余人、農家繡娘7000余人,省級工藝大師2名,省級非遺苗繡傳承人1人,省級非遺剪紙傳承人1人,省級黔繡工匠2人,省級工藝大師1人,省級刺繡大師1人,州級非遺苗繡傳承人2人,州級名繡娘3人,縣級非遺苗繡和剪紙傳承人81人,縣級名繡娘10人,縣級苗繡和刺繡剪紙非遺傳承人81人﹔培育出了龍祿穎、龍通花等省級工藝匠人,中國紡織非遺苗繡推廣大使1人。
三是搭建產業平台“拓銷路”。依托省錦繡計劃精品館、東西部協作平台等,在企業融資、技術改造、貸款貼息、產品設計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技術支持,將“指尖技藝”轉變為“指尖經濟”,引導形成集苗繡工藝品研發、生產、體驗、展銷的產業利用發展模式,推動苗繡技藝持續發展。全縣成功注冊“蝴蝶媽媽”“舞水雲台”“錦繡黔呈”“榜香郁”四個商標和80余個國家專利產品。三年來,有一定規模的苗繡企業通過直播帶貨方式銷售手工業產品67200余件,價值1439.6萬余元。參加各類展銷會、洽談會共35余場次,銷售額2000余萬元。(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