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雷山:生態立縣 探索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

2024年11月08日16:44 |
小字號

近年來,雷山縣堅持“生態立縣”戰略,堅定不移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之路,探索建立“兩山”價值轉化路徑,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到產業發展、旅游開發和鄉村振興戰略中,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促進鄉村百姓增收的“金山銀山”。

村民們正忙著栽種林下天麻。

村民們正忙著栽種林下天麻。

時下,走進位於雷山縣大塘鎮的貴州國特天麻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加工車間裡,工人們正在對剛從山上採收回來的雷山烏杆天麻進行加工。雷山烏杆天麻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主產區位於雷公山自然保護區內,它的生長對生態環境有著特殊的要求。

“烏杆天麻這個品種需要在一定高度的海拔裡才能種出來,在大塘鎮,我們基地的面積從對面的山嶺一直環繞到這邊,這塊區域總共是1000畝,今年的產量大豐收,所以現在我們又接著擴大規模。”貴州國特天麻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袁震指著周圍的群山介紹道。

來到海拔1300多米的雷山烏杆天麻高產示范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忙著擴種天麻,一缽缽覆蓋著泥土的種麻整齊地擺放在林間,這種缽栽天麻種植方式創新性地解決了傳統林下種植面積小、循環栽培時間長等問題,有效盤活林下土地資源,防止生態被破壞。

坐落在群山中的貴州國特天麻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

坐落在群山中的貴州國特天麻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

袁震說:“天麻有個習性是不能連續輪種,現在我們運用這種新型的種植模式后,可以把種過的土用放一邊,再取新土來種,等到兩三年舊土復原之后又再利用,我們可以一直在這個地方長時間地持續輪作,這樣既節省了面積,又很好地保護了生態。”

林下經濟是一種結合了自然生態與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模式,也是一條生態致富的新路。據了解,貴州國特天麻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在雷山多個鄉鎮打造種植基地共計4300多畝,帶動一千多人就業,累計發放勞務費達一千多萬元,而這也是雷山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的縮影。

“雷山縣的林地面積有140多萬畝,我們以保護優先,再充分利用空間來進行發展,形成了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產品採集、森林景觀利用等林下經濟四大板塊,目前已利用林地面積42萬畝,產值達7億多元,年底的話預計將突破10億。”雷山縣林業產業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朱交情說。

位於雷公山腹地的腳堯村風景優美、生態優良。

位於雷公山腹地的腳堯村風景優美、生態優良。

雷山縣植被覆蓋率達94%,森林覆蓋率達72.8%,低緯度、高海拔、多雲霧、無污染的生態優勢成為雷山人發展優質干淨品牌茶的生態家底。腳堯村是雷山縣茶葉種植海拔最高的村,這段時間,村民們正忙著對茶樹進行管護,在這個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村裡,全村200余名群眾共擁有3760畝茶,是全縣唯一一個人均10畝茶的採茶大村,產值216.7萬元,茶農戶均收入4.8萬元左右,也是雷山縣14個茶葉專業村中戶均收入最高的村。增收是村民們堅持綠色優質發展,守住“干淨茶”底線的回報。

“腳堯村的茶葉從不打農藥,並且按照‘一畝茶葉三畝草’的標准,利用雜草天然腐爛發酵后形成的有機質作為施肥手段。”腳堯村副主任吳先鵬說,“隻有我們的山還是綠的,水還是清的,才能保証我們的茶是真真正正的干淨茶、放心茶,才能把我們村的整體經濟提振起來。我們現在要做的產業第一個是茶葉,第二個是研學旅游,以茶來做橫向拓展,已經開發了43個研學產品和項目,爭取把客人多多引進來。”

近年來,雷山縣將茶產業作為雷山的綠色生態產業、特色優勢產業來抓,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重點打造了“雷公山銀球茶”“雷公山紅茶”等品牌,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上升。如今,全縣茶園面積達16.3萬畝,帶動茶農1.8萬戶7.8萬人,茶產品年產量達6581噸以上,年綜合產值突破11億元,充分發揮了雷山縣茶葉作為特色生態產品的價值。與此同時,雷山縣多個村寨還以茶山、茶園、茶葉為主體,大力實施生態旅游項目,促使相關旅游功能得以發掘,如白岩村、龍塘村等苗寨裡新建的生態民宿等,大大豐富了生態旅游產業的內涵,群眾生產、生活、生態互聯互動,居民和游客共享“生態紅利”。今年以來,雷山縣旅游綜合收入已超100億元。

春季腳堯村村民採摘春茶。

腳堯村村民採摘春茶。

雷山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黨組成員、雷山縣旅游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楊騰說:“雷山縣在推動全域生態旅游方面,堅持保護與開發並舉,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布局,創造綠色財富和生態福利,入選‘全國生態綜合補償縣名單’,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堅持‘產城景’一體化,打造‘西江—縣城—大塘’特色旅游城鎮帶,實現從景點游向全域旅游,構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發展新格局。”

與此同時,雷山縣通過頂層制度設計和法律法規約束保護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2023年,雷山縣印發了生態信用積分管理辦法,從發展生態產業、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法治教育及鄉村治理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全面的考核體系,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這是首次從縣級層面實現了生態信用積分管理的評價體系統一、標准統一、激勵機制統一,有效破解多種積分管理並存、激勵機制不長久的難題,全力構建‘生態信用——綠色金融——生態產業——就業增收——生態反哺’的模式。”雷山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丁德鬆說。

春季雷山縣林下羊肚菌長勢喜人。

春季,雷山縣林下羊肚菌長勢喜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雷山縣不斷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守好“兩條底線”,積極創新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渠道,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的新路子。2022年12月,雷山縣獲得省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目前已被省廳推薦作為國家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參評縣。(圖/文 周天亮、聶蕾、劉漢欽)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